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些官职品级低,买主花费大价钱反而没有任何特权,别说徇私枉法,连减免徭役的特权都没有。而且这些购买了官职的土豪在官场上被进士清流们当作是贱民,老赵家还规定买官的“贱人”们和罪犯、戏子一样没有和皇家联姻的资格,就连他们的后代考进士也要被限制资格。
      官场的水很深,寻常人根本把持不住,连身为大宋顶级二世祖之一的庞昱有时都把持不住,更别提这些家世清廉的人为官了。有些人捞起钱来真是要钱不要命,反而那些家资丰厚的官员对百姓的手段更加温和些。
      “朱大人,此案经过县里详查之后,沧州知州张仓也曾进行查验,这其中可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大人,卑职自上任以来感念皇恩浩荡不敢稍加怠慢,所有的一切卑职的呈状上写的清清楚楚。两位大人放心,卑职绝不敢徇私舞弊。”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开棺验尸,你们三方可还有要说的吗?”
      “没有了,请大人速速还我清白。”
      庞昱的脑海里已经将此案推理的差不多了,可如今却找不到任何证据佐证自己推理。自己也曾经与公孙先生详细聊过此事,二人都认为再次验尸也只能发现与他们所上报的相同信息,这具尸体无论是谁来查验,都是一名怀胎八月的孕妇被剪刀刺死的尸体。
      “孙先生,还请您出手。”
      “大人放心,学生定当尽力而为。”
      公孙策提出过一个仵作的手段,叫做滴血入骨。洗冤录上有这么一段话: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庞昱对此法持保留意见,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对于现代医学的系统性学习,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方法并不靠谱。骨头在腐化的过程中会变得十分疏松,滴上血液十有八九都会融入进去,这取决于骨头的疏松程度,与有没有血缘关系毫无关系。但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出于对公孙策的信任故而也没有提出异议。
      “不过大人,要想滴血入骨,这死人的骨头必须过三年。而且需得皮肉褪去只留白骨,白骨见过三光在野外三年,这样的骨头才能使用此法。如今为了赶时间只能蒸骨验尸,不知王孝廉可同意使用此法?”
      公孙策此言一出,王松亭顿时遍体生寒,连手下已经积攒不少条人命的庞昱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当年上解剖课时骨头可没少见,为了通过考试寝室熄灯之后用手去摸骨辨认也不是没有过。但这个方法人不人道的先放一边,听起来就很惊悚。
      “这位先生,学生同意。”
      王松亭咬着牙答应此事,杜崇恩也是吩咐衙役配合公孙策实行此法,宣布在巡时日再次升堂审案。事情发展到了这,庞昱也没有了别的办法,也不用衙役配合当即兵分两路自己与冯骐、慕容紫芸三人轮换看守一个时辰,蒸骨验尸期间不让任何外人插手此事。欧阳文宣、财神和雷莎三人回到南皮县寻找被替换的尸首。
      仵作这个行业不同于现代的法医,仵作收受贿赂很简单想要作假没人看得出来,每一个出师的仵作都有一手绝活,能否还案件一个清白只能依靠人家自身的道德。这就是为什么包拯每次断案都要让公孙策前去验尸,也是庞昱为什么非要借人验尸的原因。
      “公孙先生手段高明,我敬佩的很呐!这次或许能够确认此案当中究竟何人所为,有了方向就好办多了。”
      “侯爷且听学生一句,此案还得等欧阳壮士寻到尸首后才能结案,如今万不可过于急躁。不然有人故意毁尸灭迹只怕会让凶手逍遥法外。”
      “多谢公孙先生告知,文宣一天没有传回来消息,我就一天不升堂。”

第215章 蒸骨验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