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天不生我许清宵,儒道万古如长夜[2/2页]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没挨过打。
      没办法,大魏现在就是这样,缺钱,上上下下都缺钱。
      但不管如何,这场纷争安定下来了。
      就如此,时间转眼之间,便过去了数日。
      武昌一年。
      四月七日。
      距离府试还有不到三日的时间。
      可这阻止不了许清宵仰慕者的热情。
      柏庐书院这几日人影频繁,皆是想要一睹许清宵之容,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人。
      只可惜的是,这几日时间,许清宵几乎化身书呆子,在书楼内一直看书。
      而且听闻许清宵什么书都看,柏庐书院的书楼共有三层,藏书七万卷,许清宵已经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书全部看完。
      如今正在第三层看书。
      这种阅读速度众人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许清宵开了窍,过目不忘,所有书籍只需扫一遍便能记住。
      至于三位夫子,则每日都会过来等候。
      许清宵越是在认真看书,他们对许清宵就越是喜欢。
      或许这就是读书人的古怪之处。
      与众不同。
      辰时。
      书楼当中。
      许清宵神色变得有些激动。
      这几天阅书数万卷,一来是读书理解,二来是了解天下局势,但最重要的还是搞懂自己脑中文宫。
      如今许清宵总算发现了一些线索。
      他手中的书籍,名为圣居注。
      类似于起居注,记录了大圣人的起居生活,以及一些圣人言论。
      是真是假许清宵不知道。
      不过其中记载了‘天地文宫,只是不够详细,简略提了一笔。
      而让许清宵激动的是,上面提到了一件事情。
      圣人门徒。
      第一代文圣,也就是大圣人,门下有七位极其杰出的弟子。
      不过皆然死在至暗时代。
      这七位门徒,皆是半圣,其中有一位弟子,模样俊美至极,才华无双,有成圣的资质。
      但那个年代太过于黑暗,这位弟子以身封印妖魔,解救苍生。
      模样俊美,才华无双,圣人门徒。
      这以上三点除了才华无双之外,其他两点都符合那文宫之人啊。
      想到这里,许清宵快速翻阅,发现没有其他线索后,便翻阅其他书籍。
      两个时辰后。
      许清宵又找到了部分线索。
      ‘朝歌
      圣人大弟子之名。
      【朝歌,大圣人首徒,生时星辰而颤,天有仙乐,紫气东来,三岁作诗,五岁绝词,十岁名扬天下,二十岁立意,二十五岁成就大儒,后拜师圣人,为圣人首徒】
      【三十岁踏入半圣,前无古人之举,奈何时逢天地大魔乱世,朝歌半圣牺牲自我,封印绝世妖魔,后世人修其圣像】
      【此为上古书籍记载,后世人王博通查阅而出】
      
      关于圣人门徒的事迹,记载的很少。
      通过这几日的阅读,许清宵也了解很多事情。
      所谓至暗时代极其遥远,要用万年来计量,是否有这么一段历史都不能完全确定。
      唯一能确定的是,世间有大圣人的痕迹。
      但那段历史太过于久远,大圣人的传闻还有不少,其门徒就很少了。
      那个时代,太过于黑暗,毁了各类书籍,差一点断绝人族,没有献文记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有很多书籍,都是后世人杜撰编写,茶后谈资可以,但真较起真来就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但许清宵却相信其中的内容。
      因为脑海当中的天地文宫,恰好有七座雕像,而且两者的特征极其符合。
      “大圣首徒。”
      “还好我没有逾越。”
      “这回算是捡到宝了。”
      这一刻,许清宵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啊。
      自己有天地第一位圣人首徒的帮助,还怕区区一个异术魔种?
      想到这里,许清宵不由将手中书籍放下。
      看了数日的书,的确有些累了。
      许清宵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已是正午。
      连续几日不吃不喝不眠,略显疲倦,但最主要的还是饿了。
      朝着书楼下走出去,许清宵心情很愉快。
      得知俊美男子的身份,自己基本上就没了后顾之忧了。
      心情好啊。
      大好。
      好到许清宵走出书楼,沐浴第一缕阳光时,不由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更是忍不住开口。
      “天不生我许清宵,儒道万古如长夜。”
      许清宵的声音不大,语气之中更多的是一种自信。
      人嘛,开心的时候就喜欢说点话。
      只是当许清宵伸展完懒腰后。
      下一刻,他愣在了原地。
      因为数千双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第四十章:天不生我许清宵,儒道万古如长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