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并无旁的车马行人,便直接关闭城门。
沉重的城门合闭的那一声闷响传来之时,荀家的车队距离城门不过数丈而已,人人都听见了,荀澈的唇边再次浮起了冷冽之意,而荀家二房的人或多或少都朝城门方向转了转头,莫名的不详之感便渐渐上了心头。
大姑娘,不会真的……回不来吧?
回到文安侯府之时已经华灯初上,明华月早就安排好了下人和饮食热水等等,连人带行李箱笼十数架马车一一进府,又是见礼又是安顿,整整折腾了一个来时辰才算全然稳妥。
而明华月这时候才知道荀滟居然没有跟着老太太和二房众人一起回来,登时非常意外,便直接问荀二夫人姜氏:”滟儿是怎么不舒服?平日里身体不是挺好的么?怎么就突然这么严重?”
荀二夫人已经在回程里听了荀泽和荀澹转述的荀澈言语,此刻脸上青青白白的很尴尬:“就是,就是有些肠胃不好。说起来也不是大事,但毕竟怕路上颠簸,就想着还是养养的好,也没有什么。我们也是怕赶不上老太太的寿宴就先启程了。”
明华月是真的没有多想什么,荀滟平日里行事圆滑,虽然她知道这个二房的大姑娘满肚子都是心眼儿,但也有些大家姑娘的气质,不似二房那位三姑娘荀湘那样眼皮子浅又事多,所以倒也太多不喜。
此刻问了一句也不过是做伯娘的面上情,虽然见荀二夫人脸色不自然,但也没太在意,只以为是旅途劳顿加上挂念闺女,随口还宽慰了几句也就罢了。
偏偏这个时候昌德伯夫人,也就是俞菱心的舅母、那位嫁到齐家的荀家大姑奶奶荀纯回来了,还带着女儿齐珮,一方面是过来探望刚刚回到京城的母亲荀老太太,另一方面也说是过来要给两日后的寿宴帮帮忙。
听说荀滟没有回来,昌德伯夫人这位做姑姑的比明华月更关心十分,仔仔细细问个不停。荀二夫人脸都绿了,当着明华月不想多说又不能不答,只好一句一句勉强应对着。
偏生昌德伯夫人是真的很疼爱荀滟,听的着急:“那可怎么是好?现在呢?亲家那边有没有信?”
荀二夫人简直没法子,恨不得踩大姑子一脚先按下这话题,几乎是咬着牙含糊过去,又赶紧将话题往寿宴上头引。
明华月对这位大姑子就没什么好脸色了,当面直接笑道:“大姑奶奶既然知道是后日的寿宴,今日才过来帮忙,时间也真是很足呢。不过还是先不劳动了,我这边有孩子们帮衬着也就差不多了,姑奶奶先跟老太太说话罢。“
随即就有起身要走的意思,这个时候在场的晚辈,只有荀滢、明锦柔和俞菱心三个人。荀澈和明锦城、荀淙是一到府就已经直接去书房说话了。
三个姑娘则是随着明华月在帮忙二房的安顿等事,因着寿宴在即,俞菱心基本上已经接手了绝大多数事物,所以最终还是不得不与明锦柔一起,在荀家小住两日,要等寿宴结束了再回家。
荀纯和齐珮母女一直是与二房亲近非常,对于明华月这态度自然不意外的,只是见到俞菱心居然这个时候还在,倒真是完全没想到。
说话之间自然也寒暄了几句,齐珮是参加过玲珑文社的,也知道俞菱心有个所谓司社的名头,帮着操持些诗社文会的杂务。但在荀老太太寿宴这么大的事情上,她也会参与?
这个疑问齐珮一直存到了转日。不管明华月是什么态度,荀老太太那边还是开口叫齐珮留下来住几天,尤其荀滟暂时没回来,刚好也与荀湘作伴。
于是转日用了早饭之后,荀二夫人便带着齐珮与荀湘一起到了玉梨堂,说是要看看能给寿宴帮忙什么,再说直白点就是能让外人看见她们做什么。
只不过几人都没想到的是,进了玉梨堂暖阁,算盘声音果然噼啪作响,然而坐在条案后算帐的居然不是明华月,而是她们完全不熟悉,甚至想不通为何在此处的俞家姑娘,俞菱心。
旁边倒是还坐着明锦柔与荀滢,每人跟前都有几本账册和笺子,但一眼扫过去就能看出俞菱心跟前的是总账,而且册子笺子都比明锦柔与荀滢跟前的还多。
俞菱心三人见到她们过来,也起身见了礼。只是重新落座上茶之后,没有见到明华月的荀二夫人原本预备好的话便说不出来,而俞菱心满心是事直接低头算账,明锦柔讨厌荀家二房也讨厌齐家人从来不做掩饰,荀滢又安静,一时间暖阁里竟没人说话,好不尴尬。
74.长烟落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