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就官府见吧,咱们新来的县令大人可是个清官,相信他一定会为我们家主持公道的。”
      “喔。想不到本官清廉的名声都传到这了?有何冤屈说来听听。”
      众人转头看去,门口站着一行人,为首的正是萧明尽,村长在旁边点头哈腰的作陪呢。
      “见过萧大人。”
      冯氏已经吓得腿发颤了,上次就是这个县令把她关起来的,萧明尽路过她旁边的时候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他从小过目不忘,自己判过的人还是记得的。
      一个眼神冯氏直接腿软跪在地上,宋老太太也弯着腰不敢直视,她就是个乡下老太太,窝里横,对县令这种大官,还是头一回见呢。
      宋晓年把县令一行人引进大厅,李义思和福婶赶紧端茶倒水,端上刚做好的点心。
      宋老太太和冯氏见他们进了大厅哪里还敢逗留,灰溜溜地跑了,别说冯氏,宋老太太也腿软着呢。
      萧明尽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消失在门口的许瑶,又收回目光看向宋大湖。
      “你就是宋大湖吧?去年服役出了意外。”
      “是的,大人。”
      宋大湖局促地坐着,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他也是第一次见大官。
      宋晓年倒觉得没什么,又不是第一次见了:“大人,你来我们这小地方做什么?”
      “不得无礼。”村长吓得不行,这县令什么品行他还不知道呢,乱说话得罪谁怎么办。
      “劝课农桑吧。”宋晓清捧着茶喝了一口。
      萧明尽点点头:“我在田边看见你家的田每块地都竖着牌子,甲乙丙丁。”
      “听种田的老翁说是宋小娘子授意的,而且每块地用的稻种还不一样?”
      宋晓年点点头:“小妹说要做试验田,看哪种稻种结的穗比较多。”
      “那些稻种都是我小妹精挑细选的,每一种都能种出来,只是现在不确定哪一种更好,需要对比。”
      “这可需要很长时间。”
      “小妹说三年五年的不差这点时间。总能试出来的。”
      萧明尽一挑眉,这不就跟户部的农官一样吗?小小的农户居然有这样的见识。
      “到时候把收成的数据给我一份。”
      “这恐怕需要问过我小妹。”
      “宋小娘子呢?”
      “进山去了。”
      萧明尽打量了一下大堂和桌椅:“听说你们家还养下人?”
      宋晓年愣了一下点点头:“都是我小妹从外边捡回来的,已经上过户籍了。”宋晓年紧张的不是小妹捡回来的义忠他们,而且以安以宁,那两姐妹看起来可不像是他们家养得起的。
      萧明尽点点头:“你们家的房屋算是全村最好的了。平时除了种地还以什么营生
      “我们跟福来酒楼有些生意来往,还有我小妹从山上挖的一些药材。”
      萧明尽对宋晓云的印象就更好了,可惜今日不能好好畅谈一番,不然他真想详细问问试验田和鱼塘的事情。
      “你们家里有钱了,可曾想过读书?”县令可不仅仅要劝课农桑啊,劝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绵州府这几年能走出去的学子可太少了,偏偏下县又多,他下乡的时候劝学也很少,人家都吃不饱了更何况谈读书,人家不得骂死他。
      一个地方读书的人少了,在朝为官的就更少了,人都是念着故里的,身居高位,很多时候自然就想着造福家乡,以后荣归故里,像绵州府这种在朝中无高官的,有什么好事也很难被大臣们想起。

第160章 老太太上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