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零五回 回京[1/2页]

大明天工 半埂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零五回回京
      接到东江的战报。参谋部起先发出一阵欢呼,很快大家就安静下来,看着站在地图前的复辽军缔造者、朝廷任命的辽南巡抚、辽海地区军政最高首脑李彦。
      李彦拧着眉头,他知道大家为什么会感到紧张,那是因为他一直都在强调保护士兵,减少损失,虽然他也说尽可能,但是在他的一再强调之下,复辽军确实在尽可能避免打硬仗,而总是希望用灵活的战术,以及城墙工事,来逐渐消耗建奴的实力。
      这与出关之前自己的想法,相差是多么的远啊!李彦忍不住暗自感慨。
      东江军这一战,也让他迅速认识到这一点,他突然展颜一笑:“东江军打得很好,传令东江军继续巩固凤凰城一线,就地休整,不要让建奴有机可趁。”
      参谋们听到前面那句话,都如释重负,听了后面的话,开始感到疑惑不解。不过他们对前方的军情都比较熟悉,很快明白东江军虽然抓住机会打了个胜仗,并且让建奴损失惨重,但是建奴主力在东线,依然保有强大的实力,特别是宽甸那万余骑兵,始终是心腹大患。
      以东江军余下来的实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当然,这是战略层面的态势,战略上来说,从一开始,东线就是防守,但是在具体的战场上,骆养性抓住一次机会,打了个进攻的战术,可谓出奇制胜,命中了建奴的要害和薄弱之处。
      然而,此战虽然获胜,但是在建奴主力犹存的情况下,东江军如果冒进的话,很可能反过来让建奴抓住机会。从而反胜为败,让东线的大好局势化为乌有。
      当然,东线胜利的局面,也需要好好利用,李彦让参谋部迅速推演南线、西线反击的计划,相较于西线逼近建奴在辽沈的核心地区,辽南拥有更大的机动空间。
      是日,参谋部就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辽南的复辽军继续从复州城出击,前锋直指盖州城。
      此时,东江军在东线攻取了凤凰城,构建了凤凰城、险山堡、镇江堡、义州的新防线,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防线,从义州到凤凰城,就好像一直钳子,直接指向建奴统治的核心地区,辽阳。
      虽然凤凰城距离辽阳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从凤凰城到辽阳之间,建奴并没有大城可以守御,建奴本来就不擅防守,这在过去并不是问题,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然而现在,这中间的空白,使得建奴处在一种随时都可能被攻击的情况下面。
      还有个意外的情况,是李彦和骆养性他们都不知道的,而此事的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战场上的胜负本身。
      已经六十多岁的努尔哈赤戎马一生、南征北战,特别是近年来建奴每况愈下。不再像从前那样,虽然敌人看上去很强大,但是发展一直很顺利,战场上屡战屡胜。
      占领辽沈,并取得广宁之战的大胜之后,建奴面临的情况逐渐就发生了变化,原本以为难以战胜的大明,几乎已经退出了关外,虽然在南线和东线新出现的敌人已经让努尔哈赤感到警醒,但是对很多后金的贵族来说,却觉得那不过是一支偏师,无法构成什么大的威胁。
      定都辽阳以后,建奴中有些人就开始享受汉人的生活,辽阳和沈阳都是当时的大城,从这个时候开始,建奴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告别游牧的生活,此事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此消彼长之下,努尔哈赤敏感地意识到情况不妙,等他以为辽西不足惧,开始调头对付复辽军的时候,复辽军已经尾大不掉,数次征伐,都未能竟全功,反而是损失不小。
      并非努尔哈赤舍不得人命,实在是铁工城、金州城已经给打造成为恐怖的堡垒,最大一次规模的攻防战中,建奴曾经动员了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围攻铁工城,实际兵力也在十万左右,可谓倾国之力。
      然而在丢弃了万余尸体以后,建奴拿远远超出人知的铁工城还是没有丝毫的办法,最后只能无奈收兵。
      这几年。为了对付辽南、东江咄咄逼人的态势,努尔哈赤多次亲征,甚至因为战马让火炮给惊着,摔成重伤。加上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
      而这一次汤站堡之战,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也是决定性的一战,眼睁睁看着大军失败,东江军势不可挡,终于气急败坏,吐血昏迷。
      在昏迷之前,努尔哈赤已经下令撤退返还,然后就昏迷不醒。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奴大军并没有像李彦、骆养性所担心的那样,伺机发动反扑,毕竟在东线,建奴的兵力还是要超过东江军,而且,建奴始终掌握着机动能力上的优势,汤站堡失利,他们可以通过偷袭

第二零五回 回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