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时,我离他才只有30米左右。”赵学英来了兴趣,得意洋洋,“我看着他亲自炸掉敌人碉堡的。”
“才30米!”众人惊叫了起来,“赵局长,想不到你也是在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
“当然了,看着杨某某匍匐前进,慢慢靠近敌人碉堡,我的心跳个不停,都提到嗓子眼儿。”
“赵局长,当时在战场上害怕吗?”陈江笑了起来。
“哈,没上战场时就很怕,但一上了战场就杀开了眼,一点都不害怕了。”
众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连声道好,赵学英一脸地沉醉。
“喝酒!吃菜!”村长赵天龙大叫起来,“菜都上齐了,大家喝好!”
他们边吃边喝,好不快活,月上枝头,还没散去,欢笑声响彻整个山海村。
陈江实在高兴,能够为村里做些事情,他感到非常开心,
他端起酒杯,醉醺醺地说道:“我再捐了两万,总共捐五万元。”
“好!陈江好样的!”一阵阵的掌声又响了起来。
第二天,太阳已经挂得老高了,陈江还未醒来,昨夜喝得太多了,他头有点疼。
突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把他惊醒了,他看了一下手机,原来是赵学民打过来的。
“陈江兄弟,在干嘛呢?”
“昨晚喝得太多了,有点上头,睡到现在呢。”
“是这样的,筹建会建议能不能把横幅上会元两字去掉。”
“怎么?”陈江突然吓醒了,“昨晚大家不是都已经说好了嘛!”
“村民都觉得会元不合适,说会元和会阴差不多。”
“放屁!”陈江跳了起来,“会元是会试第一名,怎么和会阴联系上了。”
陈江还想说些什么,赵学民把电话关了。
过了几天,款项已经筹到了四十万了,但是牌坊的方案还未确定,山海村筹建会又开了一次研讨会。
会上,陈江声情并茂,他眼里含着泪光。
“山海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古村,唐朝时它是海港县的县治所在地。”
“人杰地灵,出了进士两名,举人十几名,深厚的文化内蕴我们应该好好挖掘。”
“整个港城市就只有一个会元,这是我们整个山海村的骄傲。”
“如今却有人说不要会元两字,不知是何道理?”
“牌坊横幅改成‘唐时县治,会元故里,让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注入了灵魂。
“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是没有灵性的。”
陈江说得慷慨激昂,差一点都流下了泪,陈华荣首先鼓掌起来,众人也都是纷纷闪头。
赵学英看形势不妙,发话了,“‘唐时县治,会元故里加就加上去吧,就按这个方案,不再改了。”
“赵局长说的是,就按赵局长说的办。”
“喝酒!喝酒!就按这样办。”
陈江热泪盈眶,还好自己努力坚持,筹建会终于同意了自己的意见。
散会后,已经深夜了。
回家路上,陈江快步走到村书记陈华杰身边,“书记,你觉得我这个建议如何呢?”
陈华杰不作声,半刻之后,他摇了摇头,“我们陈氏说了不算,一切都是人家赵氏说了算,有些时候坚持不一定好。”
听得陈江,莫名其妙,他想不到一个村牌坊建设竟然这么麻烦的,他的心一阵阵发凉。
第71章 唐时县治,会元故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