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姓关的这家人的主事的叫关宁。
姓白的这家人的主事的叫白山。
关宁在举人府上是个负责采买的小管事,他的婆娘是在针线上帮忙的。
家中老母负责扫撒,老父负责倒潲水、夜宵。
关宁的三个兄弟一个是家里的马夫,两个是抬轿子的。
兄弟的媳妇有在内院当打杂的,有在门子上守门的。
家中的四个小子都是干点在老爷、几个少爷的小厮、书童手底下当个跑腿递信儿的。
两个女孩则是在小姐院子里当个粗使丫头。
还有两个不满六岁的孩子,一个5岁的女孩,一个四岁半的男孩。
白山的老母是个守门子的,老父是个负责赶车的。
白山在门房上干活,其两个兄弟在庄子上面在管事当跑腿的。
白山和其兄弟一共5个儿子均16岁以上了,没有女儿。
这5个儿子中三个已经成婚,老大育有一子一女,老二育有一个女儿,老三尚无子女。
白山的几个儿子长得都很壮硕,在举人府上是做护院儿的。
其媳妇有在厨房打杂的,也有在各房奶奶手底下做粗使活计的。
由于是举人府上出来的,这两家人行事都很是懂规矩。
让宋云初惊喜的是,这两家人的男人们都是识几个字的,特别是给书童当跑腿的那几个小子,都是识字的。
这让宋云初很是满意。
这两家人在举人府上虽然都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好像做什么的也有了。
随后宋云初吩咐赵玉材把两个村长、食堂的两个主任、水泥作坊负责人朱兴、刚刚假装到了村子的秦冰、关宁、白山召集到一起。
在上河村村长赵粮仓的小院儿里召开了第一次两村会议。
“今天我要说的有五件事。”宋云初说。
“第一件事是秋耕种的事情。
如今地也都翻完了,我这里会提供种子。
每个村各六出20亩中等田种菜,剩下的下等田种土豆和番薯,中等田和上等田的旱田种小麦、玉米,水田种水稻。
稻田中养鱼,鱼的种类不拘是哪一种,多养几种。
“第二件事,我好友给介绍的懂水利的秦冰先生已经到了。农忙过后,可自行报名去跟着跟着秦冰先生治理小东河。
给你们半年时间,务必让小东河,在明年汛期不再淹了两个村子。”
“第三件事,修路。水泥作坊的水泥窑已经基本建完,村里的劳力可以在农忙后自行报名去跟着秦冰先把路夯实,铺上沙子石子。
等水泥原料到了,烧制水泥,铺路。”
“第四件事,公共茅房、垃圾箱。
水泥烧制出来以后,由朱兴在两个村子里督造几个公共茅房。
在两个村子的东、中、西各自建造一个的垃圾箱。
村民皆不可随地大小便,不可随地吐痰。不可把垃圾随意倾倒到大沟里。
安排人每日打扫公共茅房,里面的粪便定期清理走做沤肥用。
垃圾箱的垃圾每日都要让人清理。”
“若是铺路和修水利还缺人手,便到外面招募,每日三顿饱饭,外加10个铜板。”
“如此,做饭的人手会不够,季阿清,你和赵梅子再招二十个妇人到食堂。”
季阿清和赵梅子齐齐应是。
“好事情,我说完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宋云初问。
赵粮仓先开了口:
“宋老爷,稻田里养鱼真的能活吗?”
……
第114章 第一次两村会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