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分的地方近一些,村里后生好歹能住在家里填补点油水。
      沉默良久,姜暖开口,“爹,大哥,官道这个是今年刚多出来的?还是以前就有?”
      “咱们这官道每年都要修整,可那是秋季,”姜老爹也一头雾水,“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春季修官道,也不知道那些官老爷怎么想的。”
      “这样啊,”姜暖想了想,没什么头绪,“上面的想法,不是咱们平民百姓能揣摩的,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是这样,做好自己事就成。”黄老爹附和。
      说笑了一阵,话题揭过去了,但阴霾却留在心里。
      姜暖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家。
      今天的事,让她升起一股危机感。
      她原本想多多赚钱买地做个乡绅,现在才发现,家里没个读书人,终究不保险。
      仕农工商,哪怕地主在第二顺位,终究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
      平常无事尚且能生活顺遂,一旦遇到个什么事就过于被动。
      “还是要送他们读书才行。”
      想到这,姜暖立刻把黄家三兄弟找来。
      “老大,”姜暖拿出三十两银子,“你带着老二和小三去趟县城,买一头牛车和几个瓦缸,再买两份拜师礼,把小四和小胖两个送去学堂。”
      闻言,三兄弟脸色大变。
      “娘,他们两个都送去学堂?”黄老二咋舌,“这得多钱啊?”
      “先送他们去,你们先跟我学着,”姜暖摆摆手,“最迟秋收后,你们三个也要去,等明年,把大牛也送过去。”
      这大手笔,砸的黄小三都懵了。
      “娘,你教我们不是一样?还不用浪费银子!”
      “那怎么一样,”姜暖白了一眼儿子,“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就读了两本书,勉强读书识字,怎么可能比得上正经的先生。”
      “娘,”黄老二疑惑地问,“你怎么突然有这想法了?”
      姜暖把听到的消息讲出来,轻叹一声,“不要以为朝廷的事跟咱们平头百姓无关,真扯上关系,咱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这次加重赋税,乐观点看是偶尔为之,谁知道会不会只是个开始。
      自古以来,朝廷优待士族,家里有个读书人,多少多一层保障。
      “娘,咱们家读书的那么多,”黄小四皱眉沉思,“为何不干脆开个私塾,这样也能惠及乡里。”
      “这想法不错,”姜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可惜,咱们家没那么多钱。”
      不对,姜暖眼眸转了转,食指抵住下巴,认真的想了想自己开学堂的可能性。
      一间学堂哪怕青砖红瓦,材料费也不到二十两银子。
      有爹和大哥在,地也好批的很,这么说来,重点在于夫子人选。
      不能找过于死板的老酸腐,又不能找学问不扎实的书呆子。
      这就难了!
      “就这么做,”姜暖咬牙开口,“老大、老二、老三,我决定了,在村里盖做学堂!”
      “娘,”黄老大被震的说话都磕巴,“你,你确定,真的要这样做?”

第67章 阴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