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既然乡亲们连拔麦苗这种有违常理的事都能接受,她再捣鼓出来什么新东西,应该为不会产生什么异议吧。
      连皮带壳才亩产三百斤,着实低的可怜人,难怪那么多人一直吃不上白面。
      “娘不是一直在做?”谢氏不解,“不管是果苗还是种植寒瓜,都是一条好路啊。”
      “那些只是小打小闹,”姜暖摆摆手,“算不得什么。”
      真正有用的,是能让大家伙吃饱饭。
      “算了,慢慢想吧,”姜暖突然拍了一下自己,“回头找你姥姥商量一下。
      她一直感觉,亲娘比自己有主意多了,比起自己的谨慎各种考虑,她更能豁的出去。
      “娘也可以著书,”谢氏提议,“听说一些大人物,就喜欢著书,可以扬名天下、流芳百世。”
      “扬名天下就算了,”姜暖沉思道,“倒是可以写一本农业指导手册。”
      即使别人不信,黄家口和姜家村肯定有用,季家村应该也不会拒绝。
      “就这样吧,”姜暖吐出一口气,有了决定,“先写本农业指导,插秧前再把禾苗筛选一遍。”
      一定要为自己留一块实验田,至少三亩地才成。
      杂交、嫁接之类的在空间做更节约时间,也要在外面竖个把子才行,可以有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能解释的通。
      另外,还要留意玉米,这可是救命的好东西。
      “娘真的要著书,”谢氏捂住嘴巴,“那可真是太好了。”
      总觉得,家里的门槛一下高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丫丫,”黄石走过来打招呼,“下?雨天,你们娘俩怎么还不回去?”
      “来地里看看,”姜暖笑着开口,“今年风调雨顺,必然能过个好年。”
      “别说,今年真的格外顺,老天爷也太给面子了,做啥事都顺顺当当的。”
      就连雨,都下的这么及时。
      昨儿刚种完寒瓜,夜里就下了起来,省了不少麻烦。
      “一直这么顺顺当当才好,可别出什么意外。”
      轻声的呢喃夹杂着雨声,渐渐消失……
      翌日,雨未停歇。
      镇上,小学徒幽怨地看着吃白食又苛责自己的老爹,暗戳戳建议,“师公,雨天不好走路,咱们今天去黄家授课吧。”
      古大夫悠悠地看徒弟一眼,缓缓点头,“成,你去收拾东西。”
      “师父,”刘之远顿了一下,“徒儿还未曾见到小师妹。”
      “总有机会的,”古大夫徐徐开口,“今日,你且在药铺看着,免得病人无路可医。”
      想了想又嘱咐道,“此地不比京城,开药时注意分寸,切记让人负担得起。”
      古大夫刚落脚这里时,就曾犯过这种错误,他不希望自己徒弟重蹈覆辙。
      “是,”刘之远很是郁闷,“徒儿明白。”
      师父不待见,儿子,也嫌弃。
      他有……这么不堪?
      大老远辛辛苦苦跑这么一趟,不就是担心两人出事,连见从未谋面的小师妹都没资格……
      “对了,”小学徒突然想到一

第444章 无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