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虎豹骑[2/2页]

血帅 小小小小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二、三万,否则也就不会称之为精锐了。至于“虎豹骑”部队后来的去向,正史也没有记载,笔者推测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编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卫部队也就是“近卫军”,其二,可能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战争次数减少,而规模等级扩大,“虎豹骑”挥从吴蜀皆有的隶属军的虎骑,宿卫虎骑来对照,以及史料里记载的虎、豹骑为宿卫可以确定为曹操的相府亲兵的一部分。但是此后魏晋兵制皆不不见虎、豹骑的说法,可见虎、豹骑作为正式军制,可能存的时间很短。作为虎豹骑的后两任统帅,曹休和曹真,领虎、豹骑后都曹操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建制后拜为领军军主官),这应该不是巧合。曹休和曹真之后,曹氏子弟就不再出现任虎、豹骑的指挥官的说法,而是武卫将军等正式的禁军官职,然后再升领军。可见虎、豹骑可能已经建安二十一年后改名编入虎卫营,上骑等正式的军编制当。威力的机会不多,而其花费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销或被别的部队合并了。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管虎、豹骑从献第一次出现是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操建安四年的设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操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制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估计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虎、豹骑的建制是官渡之战后到曹操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操“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操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操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曹操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骑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士卒精]练,不与今时等也),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6岁骑马,8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人将当替补,这个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精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按东汉官制,议郎本是600石职,以议郎督骑的怪异现象汉魏间曹军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仁以议郎督骑,另一次就是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显然这是东汉末年连年争战时的权宜之计。不过曹操建安四年进丞相位后官职升高,又经官渡大战实力大为增强,手下将领也水涨船高,升为裨将军,偏将军的甚多,从600石的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规模并不大。豹骑司马印也说明了,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石也只高一级。而三制,一军不过5000人,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出,领之者的品级比一般军制应该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时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余人,这一千人,应该是曹操转战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锐老兵,不可能是单单从某一部分抽调出来了。其骨干,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马之战,那只以不满之数击破数倍袁绍骑兵的劲旅。按时间推算或者吕布的旧部会有一些,但主要是从此前曹仁长期统帅的骑兵选拔合理。
      三国骑兵其实主要是辅助兵种,少有用来冲锋陷阵。吕布为袁绍攻打张燕亲自冲锋陷阵,实际应该肉痛的很。他手下高顺带领的陷阵营七甲士作为先锋精锐,却是步兵。乐进以步兵乌巢斩淳于琼,南皮之战先登斩严敬,全是攻坚硬战,危险大,积功也快,表现自然抢眼。虎豹骑成立之初并无大的表现。建安十年南皮之战是围攻战,先锋为乐进。袁谭败走被虎、豹骑追斩。而后北征三郡,先锋为张辽,功第一,大破敌军后虎豹骑追获乌桓单于。期间对比曹魏名将,增岜易封甚多,曹纯此时虽然积功为三户亭侯,却没多少英勇战绩的表现。联想起此后曹氏子弟三级跳一样的升迁经历,只能说此时的虎、豹骑并没有多少恶战。长阪追击刘备,曹纯参与其,但是精骑五千,是曹操亲自指挥的,曹纯此时跟随其。五千骑应该是全部曹操亲军骑兵的数量,或者此时的虎豹骑尚没有五千之数。但是关西大战,曹操纵虎骑夹击关西兵。时曹操炫耀过精骑五千人,或者以此说此时虎、豹骑已经有5000人。但5000骑似乎不应该以曹休骑都尉或以下官职就可以领,存疑。官渡之战,领五千骑的丑至少是将军以上的官位了。

虎豹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