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他的身上,未离分毫。
“凶手事先踩点,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这也意味着,凶手具有灵活的时间性,可以让他有时间去摸清白鹤山的整体情况。”
“顾神,有一点我不明白,还是周边的山其实不在少数,鲜为人知的更是不胜枚举,为什么凶手选择白鹤山,这座流量大,名气高的山呢?
单论行凶作案,明显是那些不知名的山更为适合。”
“你说的不错,海市周边的山确实不少,但凶手却选择了白鹤山,这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凶手对白鹤山相对熟悉。
一般罪犯选择行凶地点时,都会挑选自己相较熟悉的地方,这样他才会有安全感。因此,凶手的住处极大可能在白鹤山方圆十里之内。
而且,如果选择僻静一些的山,动手自然更方便,但也容易在路上暴露痕迹。毕竟,偏远地方去的人少,一路上免不了都是监控,很难完全避开监控路段开到目的地。
白鹤山就不一样,它的知名度高,人流量大,有时候藏匿其中,就算到处装有摄像头,你也无从发现凶手的踪迹。”
“顾神说的很有道理,人多的地方,确实更好掩盖踪迹。毕竟哪都是人,谁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呢?”
苏白催促:“你别听他们瞎扯,继续你的推论。”
顾影挑眉,继而继续道:“根据走访调查,近段时间内,山里一切正常,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奇怪声响。结合在死者血液里发现安眠药类成分,这说明死者和凶手之间肯定是存在某种关联的。
如果是不相熟的人随机犯案,受害者不可能没有任何作为。熟人作案,才会让死者没有防备。
现场也没有发现死者的任何有效证件,极有可能是凶手将受害人随身携带的钱包给拿走了,以此隐瞒死者的身份。
死者的尸体在景区内存放了一个星期,却无人发现,也说明凶手将死者的尸体藏匿的很好。”
苏白思忖,“据你推测,凶手将死者的尸体藏匿的极好,但我们发现尸体的位置,是在距离露营地不远的山坡上,露营地周边,人口较为密集。
虽发现尸体的位置也较为隐蔽,但显然不足以让人发现不了。”
“所以,凶手曾对尸体二次行凶。”顾影颇为赞许的望向苏白,显然,在场众人,只有她的思路紧紧跟随着他。
“二次行凶?”
众人诧异。
“意思是凶手将人杀害后,觉得不尽兴,又对尸体进行二次伤害?为什么?”苏白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了。
“露营地附近不是第一案发现场,更像是抛尸现场。”顾影沉稳自信的开口。
周思明被他的话说的云山雾绕的,大脑都快不够用了,“顾神,你是不是忘了,刚才你还说白鹤山是第一案发现场。”
顾影一脸淡漠,但还是很耐心的同他解释:“凶手肯定是在白鹤山上动的手,只是杀害死者的地点并不是在露营地附近,而是在一个更隐秘的角落。
凶手将受害人带到隐蔽的角落,将其弄晕,然后将受害人推下山体。确认她死亡后,将尸身掩藏好,处理了周边的痕迹。”
“山体陡峭蜿蜒,凶手怎么能精准计算到尸体下落的位置,万一一个不凑巧,就落到了人员众多的地方呢?”小李提出他的疑问。
第四十一章 网红校花的坠落(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