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5章 青史留名[2/2页]

武神伐仙 山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但心里已经骄傲至极。
      “兵法方略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之策,需要时时变换,不可墨守成规。
      人君以生杀予夺之权,授予将帅,万事小心行事。”
      对于武院中流传出来的书籍,
      沈子材也曾有幸拜读,对于其中一些办法方略以及谋人谋事都十分赞同。
      沈子材前半生都居住在琅琊王氏,千年以来的兵法兵书,他都有所涉猎,
      但除了那些极为隐秘的家学之外,其余兵书大多夸夸而谈,没有什么真材实料。
      不似武院中流传出来的兵书那般让他看得真切。
      沈子材觉得能与这兵书相比的只有几位国公的家学,
      听说这些兵书就是靖安侯根据皇宫大内的兵法加之自己的理解编撰而成。
      想到这儿,沈子材眼中流露出一丝佩服。
      他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看到以后的种种事情,
      仅仅凭借这部兵书,他就可以断定靖安侯一定青史留名。
      日后的兵家谋略,定然摆脱不了靖安侯三字。
      虽说如今他还比不上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杀神,军神,武穆,兵仙..甚至与大乾的开国六公都远远不如。
      但沈子材相信,靖安侯的成就绝对不止于此。
      仅仅凭借这将兵书广为流传的宽广胸襟,就足以让他见到靖安侯之野心。
      他缓缓摇了摇头,心中无声自语:
      “只可惜...你我乃是对手,不能把酒言欢,共探兵家大事。”
      想到这儿,沈子材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惋惜,
      即便二人是敌人,但也并不妨碍他的敬佩之情。
      就在这时,雄浑的声音自身旁响起,让沈子材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便尽数敛去。
      因为说话之人乃是当朝卫国公,秦觐文。
      他如今掌管江南卫所,这十万卫所兵中大半都是江南卫所之人,他虽为主将,
      但根基上尚浅还需要为国公加以辅佐,如此才算得上稳妥。
      “沈将军,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到郯城了,我等军卒不隐蔽身形,休整片刻吗?”
      郯城乃是梁国的最外围城池,地方不大,比之大乾的小县城还要小一些。
      并且在先前的探查中已经表明,这郯城完全不设防备,
      四周的城墙犹如摆设,只有大约五丈高。
      按照他们先前制定的方略,只需要组装简易的工程器械,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进入郯城。
      但眼前这沈子材丝毫没有下令停止休整的意思,反而让军卒继续前行。
      这让秦觐文有些捉摸不透,所以他才开口问道。
      沈子材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心里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
      因为身旁马蹄声接连响起,所以他没有压制自己的声音,反而提升了一些:
      “小小郯城不足为惧,如今军卒,气势正盛是其最佳,不适宜停留休整,
      而应一鼓作气,一举拿下郯城,方才稳妥。”
      听到这话后,秦觐文眉头微皱,但还是慢慢点了点头。
      他的祖父卫国公也是当世名将,在留下的家学中也曾记载过士气的重要。
      军卒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第一波没有趁着士气正盛攻打下阵地,那接下来会愈发难打。
      “那便借沈将军吉言,一举夺下郯城。”

第355章 青史留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