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异变[2/2页]

心如初时 盛小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一时间,整个学堂乱做一锅粥,学子们纷纷逃往室外,这时小九也顾不得那么多,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家中的雨母和妹妹,便立马拉着雨雷就往家赶,此时马路上已经乱作一团,人人也都是慌里慌张的,乌压压站了好大一片,好不容易挤开人群,回到家里一看,雨母已经因为年事过高,在大地的震动中昏了过去,而如音一直守在雨母身旁,声音抽泣,嘤嘤呀呀。
      小九见状,立马上前安抚妹妹,好在是震感稍纵即逝,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对房屋的破坏也是有限,万幸的是雨府内并没有人员受伤,只是看着渐渐醒来,已无大碍的雨母,小九柔软的内心还是不免一阵紧张!
      震动过后,张礼美立马组织人员安抚城中百姓,恢复日常秩序,统计人员伤亡情况,检查州衙以及居民的房屋受损情况,不出意外,对震感比较的敏感的老年人群体中出现了死亡的报告,对于这种情况,按照惯例,死者的家属都会领到五两灾银,不在话下。
      小九给娘亲写信,报了平安,说道宜城一切都好,在提及祖母晕倒之事时,因为雨母已无大碍,也就一笔带过了,可当雨妃读到母亲昏厥处,竟然紧张地像个犯错了的小孩儿,她担心母亲的身体,还能再有多少个春秋!
      又过了半个月,消息传到京城,原来是正西边的一处边陲山区发生了大地动,正是在彬州境内。
      同年七月,有天下粮仓之称的代邑、常熟二地竟然暴雨不断,连着下了一月有余,大片良田被淹,农舍倒塌,居民流离失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与之相反的是刚发生过大地动不久的彬州,大地干涸,庄稼几乎全部旱死,盗贼四起,竟隐隐有做大之势。
      吴国都城,富丽堂皇的巍峨朝殿之上,吴帝正襟而坐,大义凛然却也脸色戚戚,百官居首者正是齐王,他也不好过,面对着风雨飘摇的新兴国家,刚从战乱中走出没多久,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前边是大地动,后边又是大洪水,性本洒脱的他,也感到深深的疲累,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饥馑满地,饿殍遍野,到那时日子将会更加不好过,而谁又敢说隔壁大国此时不会趁火打劫呢?
      齐王正想着这些,完全没有注意到吴帝正在问他话:“如今国事蜩螗,西边刚发生了大地动,紧接着就是干旱,如今流民聚积,长久下去,必然会滋生叛乱,东南又发大洪水,良田、农屋尽毁,生民仰颈待食者何止百万,齐王你身为宰辅,可有对策?”
      从思绪中拉回,齐王应声说道:“西方地龙翻身,气候反常,导致生民流离失所,聚众闹事者,是不得已而为之,宜派得力人前往安抚之,启动国库,打开太仓,民以食为天,有了口粮,为乱者则无人亲附,叛乱自灭,亦当对怙恶不悛者处以极刑,以儆效尤,震慑宵小,以示我大吴威严,容不得丝毫侵犯!”
      吴帝心想:“这招恩威并施之计,是老二想出来的吗?”思忖片刻,看着齐王似仍有话没有说完,示意道:“齐王此计甚妙,你可全权办理,行便宜行事之权。”
      齐王接着说道:“东南水患亦不足为惧,东南形胜地,自古多繁华,而我朝开国以来,轻徭薄赋,民之所得,十收其二,东南虽富,赋税也不过三成,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其关键所在为房屋损失,宜派大量人力前去帮助修建房屋,以安民生。”
      吴帝听闻,点头称善,亦将此事交由齐王办理。惊异于老二今天头脑怎会如此清澈,看问题一针见血不说,提对策时似乎也早有准备,吴帝觉得很奇怪,于是退朝之后,独留齐王,再仔细商讨一番!
      齐王开门见山说道:“陛下不可不虑,未雨绸缪呀!灾事发生,已成定局,想着下半年颗粒无收,来年才是最难熬的,不过最应该担心的还是北方边患,此时,万不可懈怠,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赈灾济民,还要操练兵马啊,刘国公前不久还传来消息,燕国国内有异动,边塞上几处不起眼的小镇已经被敌方洗劫一空!”
      听完齐王的回报,吴帝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事态的严重,可没想到事态竟如此严重!一时竟也忘了问齐王这般变化巨大的原因,就让齐王退下了。
      齐王在回府的路上,也不禁感慨道:“凉生啊凉生,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奇人呀!”

第29章 异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