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塞北初蒙尘,江淮又兴师[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把将军二字拉得老长。 “以轻骑千人,突袭马邑!”郝昭说道。所有人都瞪
      大了眼睛。 郝昭继续说道:“诸位不要忘了,之前吴大人在剧阳方面大施水攻,虽然没有确切的查探敌军的损失,但是以这种情况来看,敌军应该已经丧胆,准备等待援军的大量到来。东面的扶罗韩、轲比能都是鲜卑中的强者,他们还在赶来的路上。而如果步度根刚才在蜚蠊谷遭受了重大损失,那么在其他军队赶到之前,他无疑是要担惊受怕的,而长途奔袭,本来就不求人众而取其精锐,只要迅速兵临马邑,趁夜袭击,敌军不知底细,必然大乱。何况我军远来,利在速战,若要固守,敌军轻取阴馆、剧阳等地,粮秣容易为敌人所乘,所以利在敌而不在我。如今敌众未合,新遭水袭,正是突袭猛攻之良机!” “将军未免太轻敌了!”董昭不冷不热地说道:“水攻虽然能使敌人夺气,但是不确定敌人究竟有多少损失,不清楚敌军在马邑有多少人马,想要绕过面前的敌军突袭,难保不是空谈。何况我看这次鲜卑人动作如此之大,组织精细,虽然是主公率先发难,但是他们似乎是早有准备一样,如果不是背后有袁绍或者其他中原诸侯撑腰,恐怕很难做成这一步,我们既然已经处在这样的境地,又怎么能够不审慎行事呢?”“可是就算固守,也没有必胜之策,如果偷袭不胜,可以再固守关隘,待主力到来之后联结匈奴一同进兵。” “不必再争执了!”刘驰说道:“现在消息未通,信息未明,暂时还是守住关隘,谨慎为上!”看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现在我们面临的已经不是战术问题了,董公所言有理,如果敌人背后真的有中原诸侯帮忙,我们就不能不能谨慎从事。本来这次出奇兵就是为了收突袭之功效,但是现在鲜卑人早有准备,虽然不是针对我们此次行动而来,但是他们早有攻打并州之意,只不过是凑巧我们来到这里。第一次可以冒险,第二次也可以冒险,但是不能一直依靠冒险,所以在没有知己知彼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一时散会,众人都去忙自己的职责,只有吴霜没有什么事情,刘驰拉住他笑道:“子霖这次惹祸不小,我该罚你还是该赏你?”吴霜也笑道:“在外人看来自然是该罚了,兄长当初如何对宇儿,现在就如何对我就是了。”刘驰犹豫了一下,摇头说道:“不妥!”又问道:“剧阳方面情况如何?”“兵虽然不多,但是粮饷充足,可以作为一个前哨。”吴霜说到这里皱眉道:“我本来以为情势很明朗,但是现在看来,未必有如此轻松,兄长可有心理准备?”“子霖以为是哪家在与我们作对?” “有可能是袁绍,但是也有可能是曹操,还有可能是南华道人在搞鬼。”吴霜低声说道:“不过要看事情的发展,才能分析出是谁在利用鲜卑人。但是有些事情我已经查探清楚了,步度根帐下有一个名叫张源的人,此人极有才干,长于军政,或许与清河张氏有瓜葛。”刘驰惊讶道:“张氏乃清河郡望,河北大族,我在中山时就已有所闻。如果崔季圭在,或者还识得此人,不过若是真来自河北,那应该与袁绍联系密切!”“不知兄长北上时,上党有什么动静没有?”吴霜继续问道。 “高干一直在招兵买马,不过近来张杨与曹操交恶,曹操出重兵于洛阳,不清楚他们是否会开战,那样的话也就难以轻易判断。”刘驰顿了一顿说道:“不管怎么样,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撤兵回晋阳,否则会如何就难说了。” “禀主公!”刘驰和吴霜的交谈被通报打断,“城外的敌军开始有所行动!”“是准备攻城呢?还是准备撤军?”刘驰随口问道。“看样子是准备攻城!”士官回答道。“哦?”刘驰乐了:“什么叫看样子是准备攻城?敌军的声势很大么?”“敌军擂鼓摇旗,与中原军队无异,缓缓前进。”“哼,来攻城还弄这么大的声势,显然不是准备斩关落锁……”刘驰转身来回踱了两步,沉思一番,传令道:“严守各门,不得出战,违令者斩!”那传令官立刻走出去传令。 一阵脚步声响,刘驰看时,却是冯武、董昭、陈锦、郝昭等将官匆匆赶来,董昭进门就说道:“看来敌军是又来了援军了!将军万万不可出战!”“董公放心,我已经下令守城,不得出战。”刘驰说着看了一眼吴霜,似乎带着些笑意,吴霜也点头,低声在刘驰耳边说道:“看来是袁绍在搞鬼!”刘驰脸上毫无异色,显然也表示同意,但是眼前还有这么多人在,不好多说,便说道:“各位还有什么其他事么?” 郝昭上前拜倒说道:“方才昭审势不明,胡乱献计,险些铸成大错,幸好主公没有采纳我的建议,请主公……”“且慢!”刘驰急忙打断了他的话,并且扶他起身,笑道:“请罪请罚的话就不必说了,你们一天到晚说这些话说得也太多了。军前会议,本来就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谁因为计较个人得失,或者能力大小,把话都藏在肚子里不说,那才是我的损失。诗云:‘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你们有什么过错呢?”说着叹气道:“与我一同起兵的老朋友们都清楚,我因为自己的错误,葬送了多少人的性命,可是我还是好好的活在世上,我难道不该遭到惩罚么?又有谁来惩罚我呢?行军打仗,胜败是兵家常事。群策群力,各尽职责,准备充分,临敌机变,上阵勇敢,才是取得胜利的保证,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无私才能合作,合作才能取胜啊!凡事心存危惧,是好事,但是过度担忧或者一味求全,那一定会束缚手脚的,所以这请罚的话,还是少说。真的无罪我不会罚,真的有罪我也不会轻饶,各位好自为之。”众人全都告退。 “轲比能的军队也来了,看来敌人不好对付啊!”吴霜轻轻的慨叹着。 “轲比能是何许人也?”刘驰问道。“兄长刚才不许出战,难道还不清楚轲比能是何许人?”“我只是觉得敌人既然大作声势,就不过是准备退兵,退兵又要弄得如此辉煌,显然是希望我军追赶,那么敌人在马邑,或者至少在路上应该会有埋伏的。况且……”刘驰听了一下帐外的声音,继续说道:“知道我军主力未到,想要引诱我军出战,然后夺关口,据险要,这样对谁很有利?” 吴霜抚掌而笑道:“兄长果然凌厉了许多,真与当年大为不同了。我是听说轲比能虽然是胡虏,却学习中原文物,军中插旗设鼓,因之进退。所以刚才听说敌军如此前进,就猜到是轲比能到了。白天兄长与鲜卑人交战,敌军虽败不溃,晚上如果出战,恐怕会有不利,胜负全在未知之中。袁绍觊觎并州不是一日两日,但是并州困窘,比冀州差得远了,而且公孙在北,他无暇分神。所以当初他只得遣张燕、高干与兄长一起入并州,却没想到张燕和高干都没有斗过兄长,现在他北收公孙,却不愿看着我们养精蓄锐,联结北方的胡人入侵,也是有可能的。曹操深知袁绍是他最大的敌手,因此不希望我们这么快就战败,他中原地区还有很多敌人没有剿灭,自然也不能看着袁绍早早的收拾了周边,然后开始养精蓄锐。但是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也不好说。” “不管外人如何打算,我们总该靠自己的力量,挫败敌人的阴谋,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刘驰说道:“不过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并州内部的稳定。”“难道兄长又得到了什么消息?”“不是,只不过这次我感觉袁绍要有大动作,而我军轻出于外,内里空虚,恐怕有后顾之忧!”“王彦云端平郑重,文武皆有可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吴霜虽然是在安慰刘驰,但是自己也不免有些担忧,直起身子,向晋阳方向看去,心中却涌起思绪。“兄长认为现在还有没有把握战胜敌军?” “这次可是你叫我来的,”刘驰笑道:“难道你没有办法?在这里束手无策?”把问题又推回到吴霜面前。 “我守卫剧阳,也就是想在前线监视敌军,这次他们的行动,说是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也在情理之中。鲜卑据匈奴故地,志向不小,也绝非掳掠财富人口那么简单。”“何况现在又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汉人相助,”刘驰接着他的话说道:“他们也想要夺取并州的土地!”“不错,但是鲜卑人最大的阻碍就是他们难以合而为一。”吴霜说道:“即使是如同这次的联盟,也未必能够成事。我听说轲比能此人素有威信,又广泛学习中原文物,部下能效死力,但是他的部众却不是最多的。扶罗韩和步度根虽然才能中庸,却地位尊崇,也多少有些敌视轲比能,这该是我们好好利用的一点呢。如果可能的话,网罗轲比能与之结盟,想办法让他提早撤退,鲜卑人的乌合之众恐怕就要人心离散了。匈奴与鲜卑屡次相互攻击,这次我也联络了匈奴人,但是匈奴人可以与之成事,不可与之共患难,所以要等到战机出现,才可以相约一同进兵!” “我看在公耀到来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敌众我寡,稍有差池都是灭顶之灾。现在麦子已经收割,我们军粮充足,又不必运输,即使对峙一阵子也无妨。还要进一步观察战机。”  “明公,”荀彧虽然是匆匆赶来,但是依然神色自若,“深夜召我来所为何事?” “文若请坐,”曹操说着递过一份密报,“看看这个……” 荀彧接过密报,长跪在一旁,展开手中的竹简匆匆读下来,失色道:“刘行彰果然去讨伐鲜卑了!如此并州就危险了!” “哦?文若何出此言?”因为再无别人,曹操也放松起来,一腿盘膝,另一只膝盖抱在胸前,可是听到了这句话,不由得警觉起来。 “并州素来靠近胡虏,遭受侵扰,只需凭险而守,有一良将监督,自然可保无虞。”荀彧从容说道,但是脸上汗水已经开始缓缓渗出,“刘行彰失于刚直,胡虏确是国家大患,但内忧未靖,外患何虑?上党去晋阳不过三百里,现在并州精锐悉出,这怎么不危险呢?” “刘驰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千里突袭,荡平胡虏!”曹操笑道:“男儿快意,若是我曹某再年轻几岁,或许和他的选择也是一样的呢!” “但是我们一直把并州做为牵制袁绍的力量,并州这么轻易的败了,对我们可绝对没有什么好处的!”荀彧冷静的说道:“那样一来,北面的袁绍将会何等的强大!”“本初北有公孙,西有刘驰,他不会容这两人在他疆领之旁窥伺的。公孙现在势力孤微,正是本初对并州用兵的好时候。不过我看这也是我们进讨吕布的好时机!”曹操拂髯说道,依然是一副嬉笑神态。 “明公!”荀彧正色道:“吕布割据江淮,已经三年,民生凋敝,确实可以进讨,但是吕布有勇,陈宫足智,江淮有险,青徐又虎视在旁,这一出征,未必能克全功。万一东面不谐,北方又失强援,那可是大大的失策,所以请明公还是两面做准备为上。” “文若来看,”曹操说着展开桌上地图,点在河东地面上,说道:“刘行彰不是没有防备,密报上说刘驰起兵三万北上,晋阳周围尚有数千人防卫。而河东郡徐晃、张正统兵一万五千人,徐晃驻平阳,张正在河东,文若你想,徐晃是刘驰新得的猛将,刘驰将河东郡文事归于张文端,武事归于徐公明,他手握重兵,不屯驻在河东防范关中各军阀,却牢牢扼守着晋阳与河东的交通要道,这不是在防范高干么?万一有事,可以两面救应,刘驰其实还是留了一手的!如果并州打起来,未必就那么轻易的能够了结战事!” “属下妄自揣测,刘驰这次征讨鲜卑,绝对不会轻松得手的,就算是小胜,恐怕也不是轻易能够取得!”荀彧一脸严肃。 “文若何出此言呢?”曹操皱眉道:“刘驰以雷霆之势直捣鲜卑巢穴,现在出其不意,已经在雁门一带屯驻,何况以刘驰的用兵之能,再加上吴霜等人的机智,恐怕蛮夷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算没有大胜,小胜还是不成问题的。” “刘驰这次去,摆明了是要拼命。”荀彧说道:“在这个时候倾全州之力北上,如明公所说,想要毕其功于一役。鲜卑人如果没有准备的话,可能会被他的突袭搞得手忙脚乱,然后四散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来。即使如此,他一样不能清扫边庭。何况现在鲜卑相与为一,各部落放下了私仇,一致对外。这场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刘驰想不陷入苦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曹操站起身来,也不收敛自己因为长时间跪坐业已褶皱的衣裾,转向桌子旁边堆放的公文,一件件的拿起来然后放下,忽然转头问荀彧道:“文若留守朝中,应该没什么问题!” 荀彧听见这句话,脸上微微呈现了一丝波澜,但是还是说道:“明公真的准备出兵么?并州方面我们虽然不能直接介入,但是总还是有办法可想的。”“文若,”曹操真的觉得他固执的令人敬畏,语气又缓和下来:“徐公明与高元才交战的话,谁会胜利呢?”“高元才虽然公府之后,但是未必抵得上徐公明勇猛善战,可是并州并不如袁绍强大,因此这一战恐怕也是胜负难料。” “好一个胜负难料!”曹操鼓掌大笑:“我的文若啊,既然他们胜负难料,我们何必操心呢?刘驰经营并州多年,就算有所挫折,也不会骤然失败,袁绍的根本不在并州,小有损失也不会动摇,我们本来也没有打算帮助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那么就趁着这个机会经营我们的事情就好了,我倒更愿意听听文若对于青徐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四章、塞北初蒙尘,江淮又兴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