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遭遇[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兵早就已经站好了一个四面防守的阵型,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自己也清楚,恐怕今天是掉进了吕布的包围之中了。  可是在这样的夜里,自己虽然有两万军队,恐怕在突然投入战斗的情况下沾不到什么便宜,何况吕布的铁骑是一个噩梦,如果仓促的抵挡他的铁蹄,最终的结局不过是沦为尘土。两翼也有骑兵在靠近,这样纠缠下去,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吕布虽然是单枪匹马,却是依然气势汹汹,画戟在星空下闪烁着银光,血液在向黑暗的地方流逝,这人和马,成为了一团光影,将自己久经战阵的队伍冲开,直接奔向旗门之下。  “撤退!”夏侯渊无心恋战,今夜的确是太过大意,吕布的勇猛和作战,是他不能应付的,如果再被另外两支队伍扼住了咽喉,那么就是死路一条了。  整支军队的急速撤退,就像他们的急速进攻一样,不过这个阵势已经被打乱,难免会有些破碎,吕布身后的军队也向风一样的赶来,将这个阵势切割的七零八落。但是还是要逃避被全歼的命运,夏侯渊的部队像脱缰的野马,不顾一切的掉转头向前冲去。  “叔叔,断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夏侯德大声说道。能与天下无双的飞将吕布一战,对他来说是种可遇不可求的遭际。  “你……”夏侯渊明白此时断后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让整支军队脱离这样的境地,现在他不只是一个叔父,更是全军的主帅。  “侄儿明白!”夏侯德大声说道:“现在不能犹豫了!我愿率本部人马阻挡敌军!”  “好!”夏侯渊依然果决,即使是困难的选择,也是立刻就下定了决心,但与此同时,他也下定了另外一个决心,这次淮南之战,一定要将吕布杀死。    “罪臣夏侯渊,一路损兵折将,来向丞相请罪!”夏侯渊跪在帐下,垂头丧气。曹操治军一向严格,对于自己的亲族也毫不宽贷,但是令他愁肠百结的并不是即将到来的惩罚,而是那五千士兵的损失。想到这里,他的眼中就免不了一阵潮湿,夏侯德和他的三千骁骑,也无一生还,这对于全军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对于自己也是一个多么大的惩罚?即使吕布在大获全胜之后立刻收兵渡过淮水之南,也解除了对于汝阴的包围
      ,可是战争并不是完全计较城池和土地的。  曹操冷眼看着夏侯渊,只要生了双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他气得不轻,这样的损失对于曹操来说是严重的,但是真正让他生气的显然不只是这个。  “妙才,”曹操开口说道:“兵贵神速,这的确是你的长处,但是你也不能一味的轻敌冒进!我不是没有提醒过你,从长安奔驰到淮南,不止千里,刘备、张绣等人被你突如其来的气势吓退,可你不想想,吕布他会怕你么?我一再派人叮嘱你只要赶到汝阴,与城内成犄角之势即可,一切待我再次北渡之后计较,你就是不听……”曹操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自然是一再克制,但是怒气还是不断的泄漏出来。  “请丞相治罪!”夏侯渊深深埋下了头,曹操冷笑一声,转而问军令官道:“为将者损兵折将,该当何罪?”  众人都清楚这样的罪过,但是他们更清楚夏侯渊是什么人,监军自然也明白,因此迟疑了一下没有说话,旁边郭嘉进言道:“自然是当斩,不过现在攻打吕布正急,是用人之际,不如让妙才将军戴罪立功!”荀攸等人也纷纷求情,曹操才指着夏侯渊说道:“我不是想要杀人,我是想要救人!若你能从此得到教训,一个活的妙才,胜过死的妙才!以后不得再轻率鲁莽,现在看在诸公面上,暂且记过,你先回去整顿兵马!”夏侯渊低头退下。  “等等,”曹操叫住了夏侯渊,沉吟半晌说道:“德儿是好样的,我会追封他做平虏将军……”夏侯渊没有说话,只是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了一种悲戚,他躬身一揖,快步走出了大帐,如果不赶快离开,恐怕他就要当众失声痛哭了。  其实让曹操烦躁的显然也不是损兵折将,而是他忽然间不明白吕布的打算了。他与吕布交手的次数不算少,而且之前也能说得上是胜利,一个有勇无谋的形象已然在他的心目中树立起来,所以才能深知自己的必胜把握,可是现在形势出乎意料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敌军内部情况的迷茫,使得局面更加扑朔迷离,以至于他也懵懂起来。  本来是大获全胜的吕布,此刻不但渡过了淮水,甚至收兵回到寿春城中去了,曹操摆了一个空营计,抽调主力回到淮北以支援汝阴,因为夏侯渊的败退使得北面几乎要支撑不住,或许吕布是清楚自己将要赶到,自忖没有必胜的把握,才撤兵回到淮南去了,但是又何必退出所有的城池,专一坚守寿春呢?留守淮南的于禁和乐进两人传递军情过来,原本在六安守城的高顺,日前也被吕布调往东面的盱眙去作为主将,阻挡王铎的大将太史慈,留下一座空城。吕布在大好的形势下,忽然全面的收缩,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他战略上成熟了一些的标志呢?不过敌人的成熟,无疑是给自己增添了大麻烦。  “现在我军该如何举动?”曹操询问手下众谋士,眉间带着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吕布自动退守呢?”  “或许是没有把握战胜我军!”李典说道:“吕布以精锐之师,攻汝阴旬日未下,士气已堕,自己又恃仗淮南险要,兵精粮足,想要借用地利!既然敌人已经放弃周边的郡县,丞相不如派兵占领。”  “地利?想要疲累我军?”曹操陷入了沉思,转脸看向郭嘉,郭嘉没有说话。  “臣下以为,吕布正是想要放弃郡县,令我分兵,既然这样,派兵占领不如招抚。”刘晔进言道。他本是淮南人,对这里了如指掌,这一路来征讨淮南,他都是在主张招抚的,不过这也未尝不可,能够尽量大限度的减少阻力,又何乐而不为呢?淮南本来不是曹操的中腹之地,虽然担着富庶之名,几年来先是袁术搜刮,继而吕布暴虐,再加上小军阀林立,早就让地方疲惫不堪,得到这样的土地,未必能够获得多大的利益,曹操所真正在意的,是打倒吕布这个宿敌。  诚如刘晔所说,吕布放弃了寿春周边所有郡县,目的之一或许就是让自己分兵,如果能够想到这一层,吕布可真正是今非昔比,能够不计较让城失地,而达到缓冲攻击的目的,甚至把这些变成敌人的包袱,这的确是非常好的战略。守住城池,等待自己军队粮尽,然后看退军的时候再出城掩杀,这在战略上是完全可行的,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坚壁清野。否则时间刚过九月,淮南丰熟不久,百姓家里难道会少多少粮食么?如果我军在淮南大为搜罗,一两个月的粮食完全不成问题,嗯,不过两个月之后,恐怕没法继续坚持下去,只能在两个月之内解决战斗。  集中全部的军队去攻击寿春,那些地方上的官吏想必是随风而倒,自己的军队聚集在寿春城下,吕布的军队龟缩在寿春城内,那些人岂有不投降朝廷的道理?等到吕布被平定,再也没有地方上的势力胁迫他们,这些地方自然而然的就永久回到了朝廷的怀抱。吕布就算是想要分化我军,却为何没有想到我根本不必派兵驻守呢?看来他还是太过于天真了。  这样一来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缓步推进到寿春城下,同时尽可能多的搜集军粮,不过如果吕布真的把地方上的物资囤积起来,自己就陷入危险了,因此采取行动还是要快。想到这里,他便传令:“全军准备渡河!”一面找人传令给于禁、乐进,命他二人收拢淮南郡县,储备物资,准备协从主力第三次渡淮。“丞相还要小心吕布乘我中渡袭击!”荀攸及时补充道,“不必担心,我自有准备!”曹操点头道。    且说陈宫到了盱眙前线没有两日,高顺又带一万军队前来,这把陈宫吓了一大跳。高顺到时,陈宫正在吃饭,一见高顺进帐,连食箸也顾不得放下,便跳起身来问道:“高将军难道不是在驻守六安的么?怎么忽然来到这里?”  “主公已经放弃六安一带,现在退守寿春!”  “退守?寿春?……莫非主公突袭夏侯渊失败了?”陈宫失声问道,一面放下筷子,转身来到地图前沉思。  “并没有战败,而是大获全胜,使曹军丧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撤军,也通知我放弃六安,麾下诸将也全都率领本部人马回了寿春城。”  “主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啊!”陈宫端详着地图,淮河是一条天然的分割线,南来北往的支流汇合入这条河流,寿春城就在它的中段,芍陂是一个千顷大湖,这座人工湖分流了淮河过剩的水量,也成为寿春城西面的天然屏障。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寿春不会受到水灾的侵扰,如此大面积的湖泊,也足以泄洪,任何人想要用水攻来破城,都成了痴心妄想。可是刘勋在庐江,曹操在淮北和安丰,如果放弃了六安,则这两股势力就合而为一,曹操的势力从许昌一直延伸到大江边上,现在王铎又举兵南下,与自己在盱眙对峙,这样一来,淮南的六万军马,有一半在这里,另外的三万在寿春城。曹操本来带了六万军队,现在经过夏侯渊的补充,已经超过七万,足以围攻寿春,主公放弃了自己所最为擅长的野战,究竟要做什么呢?  不管怎样,曹操也并不擅长攻城,或许守城也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主公及时的将淮南的粮食集中于寿春,那么这也不失为一条毒计。  可是即使曹操乏粮而走,也至少要在一月之后,这条计虽毒辣,但是恐怕淮南也要元气大伤,会不会被他人趁虚而入,就是值得考虑的事情了。  “高将军,诸位将军何不劝谏主公?安丰、六安不失,定然可以互为表里,阻挡曹操前进,我淮南也不至于大受兵燹之祸,想那刘勋不过鸡犬之辈,只有从旁观望,根本不可能出兵,又何必放弃这些地方门户?”  “文远他们都劝了多次,主公只是不肯听,我从六安回寿春,主公甚至都没有与我说别的话,只是交割了符契,就派我点兵出阵了!”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顺没有多说不该说的话,因为吕布确实是没有说什么太多的话,但是却不断叮嘱自己看紧陈宫。关于许汜的言论,他也略有耳闻,不过没有想到主公竟然真的把这种明显的毁谤当作一回事,并且采取了这么激烈的手段,不惜放弃西面的大半地盘来修正其实并不是错误的决定。不过这话他清楚最好不要对陈宫说,陈宫这个人,在他看来多少有些偏激,文士多半有这样一点死脑筋,遇到一些事情很难想开,与其增添不必要的烦恼,还不如就让这些话烂在自己肚子里。  陈宫没有说话,又问道:“主公没有其它的事情了么?”  “这……倒是有一件,主公任命我做此地主将,陈公为参谋将军!并且嘱托我们一定要阻挡王铎南下,寿春那边他自会退敌。”  “主公真的是这样说的?”陈宫话一出口,也就想到高顺必然不会说谎,只不过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什么,毕竟这位一意孤行的主公,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但是这次似乎他的刚愎带来了一些胜利,或许这次他真的有什么妙计,至少自己和高顺这里还有三万军队,万一不行,还可以用广陵作为议和的条件,回师救援寿春,总不至于被曹操攻陷,这样虽然有损失,但总不至于被全歼。

第十章、遭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