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入吴[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你在孙策手下出仕,我们都感到欣慰呢!”  吴质虽然年轻,但是也颇有世家的风范,正色对吴霜说道:“虽然有很多话想要和阿叔说,但是明日阿叔还要去拜见将军,恐怕不能多做打扰了。”  吴霜微微颔首,却又笑道:“不妨,我还有话要问你。你跟随孙将军有多久了?”  “不到一年而已,”“不到一年,就已经任命你为主簿,这位孙将军也未免太轻信手下了?”吴霜看着轩窗之外,一池绿水,倒映着对面的白墙灰瓦,水畔正开放一株海棠,红色的花朵映衬着绿水,即使只是一个寻常的庭院,也充满着美感,不知道他是在说话,还是在沉醉。  吴质微微一怔,他不明白叔叔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虽然叔叔不过大自己六七岁,但是始终是长辈,而且自己的父母早丧,抚养自己的也正是这位叔叔,好品评人物如吴霜者,也从来没有评价过自己的能力。而这句话显然不是说明吴霜对自己的能力不信任,而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成为贴身的官吏,这对于有孙策这样身份的人来说,是有些轻率。吴质还是解释道:“小侄也不相信,只不过是鲁将军推荐,将军格外照顾而已。”  “鲁将军是什么人?”吴霜本来担心吴质因为是自己侄子的缘故才被孙策重视,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用他,也能够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杀他,吴霜担心的是吴质不能靠着自己的能力立身,那样怎么能让他这位做叔叔的放心呢?现在既然他解释说是别人介绍,才略微放了放心,旋即又发现这是一个绝好的侧面了解孙策手下臣僚的机会,便看似信口的问道。  “鲁肃鲁子敬。”吴质敬重的答道:“他与诸葛子瑜往来密切,所以与小侄也熟悉,向孙将军一起推荐我二人。阿叔此次来……”吴质欲言又止。  “我可不是游山玩水来了,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是我不得不摆出这样不急不忙的样子罢了!”吴霜面无表情的说道,一谈到正事他常常是这副面孔。  “也许阿叔不知道你此来对于江东的意义!”吴质说道:“本来即使是对亲叔叔,也不该泄露,但是阿叔如果知道现在情况,应该会有更好的打算。”  “袁曹开战在即,孙将军的立场举足轻重,但是却不知道江东此刻的意向到底如何。”吴霜对吴质所要主动提供的信息当然不会不感兴趣,只是他也需要向吴质提出自己的看法:“阿叔从并州来,自然是足以代表并州的立场,而同时阿叔也是代表朝廷来的。诸位江东臣僚又是持怎样的态度?”  “开始我迎接阿叔,见阿叔如此不慌不忙的样子,甚至还有心于逸乐,便知道阿叔对东南之行太过于乐观!”吴质说着瞥了一眼窗外,低声说道:“阿叔可知道那池塘对面的房子,住了什么人么?”  吴霜本来不知道,但是看到吴质如此表情神态,不由得笑道:“若是没猜错的话,那一定是袁绍的使者了!”  “不错,正是袁绍部下的陈琳,他也是今日才到的,将军另派其他人去迎接他,规格也不在阿叔之下。”  “陈琳?莫不是写了那篇檄文的陈琳?”吴霜虽然猜到了袁绍的使者也在这里,但是却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位文豪。  “当世之中,还有几个这般的陈琳?”吴质苦笑道:“阿叔好自为之,将军近来击败山越,士气大振,因为上次虽然进军淮南,但是却忌惮曹公得了吕布,没有继续进兵,而我家将军气性刚烈,这样天下英雄聚会之际,他是无论如何也会去展一番手脚的,我看阿叔想要说服他不要出兵,是难上加难!”  吴霜颇吃了一惊,旋即笑道:“季重果然是长进了,你能够善用自己的智慧,就是走得再远阿叔也不必担心了!你既然愿意留在东吴,何妨觅一门亲事!就安顿下来,早传子嗣,也免得兄嫂在天之灵挂念!”吴质脸色一红,说道:“阿叔,我们说正经事,怎么突然又扯上私事?”  吴霜哈哈大笑道:“虽然我之前打算劝说孙将军不要出兵,但是好比一个人郁积了火气,要是不泻出来,反而要受害。我虽然不是个医生,也知道什么时候用补,什么时候用泻,现在还真的要重新考虑一下呢!”  “何况我家将军既然想要出兵北上,许多武将也都主张如此,但是文官们都不希望妄动刀兵,毕竟江南贫瘠,不能与中国争衡,若是不加以休养,终是大祸!现在江东文武分为两派,整日里吵个不休。如果是外来的侵袭,我家将军也许早就定下主意了,但是现在这是向外攻击与否的问题,将军也拿不定主意,因此只有等周将军回来才行了!”  吴霜心中好笑,想不到孙策手下的众人还是难免如此,这种事情应该说在哪里都有,并州现在也面临着战和的选择问题,而至少我们在北方,与袁绍和曹操都接壤,想要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武将要打仗立功,文官要和平致富,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也不奇怪。只是孙策这样的英雄,难道也不能一言独断么?反过来一想又心生感叹,孙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所以问题也没那么轻易解决,而且假如孙策独断专行的话,自己来了也是白来了。于是信口问道:“季重是文官还是武将呢?”  “我自然也是主张休养的!”吴质不假思索的说道:“虽然平定了山越,但是他们都逃到了山中躲避不出,不彻底平定的话终是大患,而北进就算能击败曹操,还要面对王铎和袁绍这两路大军,如果不仔细经略江南,将要如何抗衡他们二人?”吴霜默然不语,陷入了深思。他想起了孙策比自己还要年轻三四岁,而孙策也有一个结义兄弟,就如自己和刘驰一样的关系。孙策从庐江出兵,经略江东的时候,多得此人帮助,这位世家名流在江东的地位也算是举足轻重,而这两兄弟的性格相似,如果孙郎说要出兵的话,周郎的意见怕也差不多,而这两人的意见一旦统一,那又有谁能够劝阻呢?可见自己这次还真的是困难重重。何况还有一个陈琳,以他的名声和才辩,再加上形势的逼迫,自己当初在许都揽下的任务,会不会失败呢?  “快去取我的宝剑来!”想到这里,吴霜不由得朝门外大喊道。侍从便忙出现在门口,将宝剑奉上。  “阿叔忽然要看剑做什么?”吴质不明所以,惊愕的问道。  “你看我这宝剑锋利不锋利?”吴霜嗖的一声掣出宝剑,一泓秋水就横在面前,他又向前走了几步,站在轩窗之前,对着水面欣赏这把利刃。  吴质却不像吴霜,他不曾习武,看见舞刀弄剑的不免有些变了脸色。只是听吴霜挥了两下剑,就已经听到嗖嗖的风响,料想是一把利刃,迟疑着说道:“剑是好剑,不知道阿叔拿来做什么?”
      “你知道定远侯的故事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吴霜专注的看着自己的宝剑,似乎是在检视这刀刃是否平直,目露凶光,一字一句的说道:“不须三十六人,我只身去砍了陈琳!”

第二十二章、入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