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两难[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近袁绍的根据地,那对于自己无疑是不利的,但是太靠近自己的根据地,经济又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如果要是组织防御的话,官渡附近显然是很理想的。但是现在袁绍还没有进一步进攻的态势,而且袁绍事实上也没有从延津过河,而是绕到白马,向东拐了一个小弯。这个弯不大不小,大到很可能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袁绍没有打算直扑京城;然而这个迂回又很小,小到袁绍如果现在改变了主意,可以很快到达许都城下,这让曹操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如果袁绍是打算直接进攻的话,可以在阴沟水右侧的中牟一带,负水抗击。如果袁绍是准备迂回进攻许昌的话,自己则该坐镇陈留,一旦袁绍经过,就可以侧翼进攻,而现在袁绍的态度没有明显的迹象来验证,曹操也觉得无限烦恼。  “属下参见丞相,不知召我来,所为何事?”一个官员走进了虎帐。  “文和,你来了!”曹操转过身来,把地图丢在一边,拉着贾诩坐下说道:“这次的战役,我没有什么把握,而且事关重大,容不得我失误……”他搓了搓手,看着贾诩,认真的说道:“文和认为我有必要再打下去么?”  贾诩莫名其妙,虽然曹操的难处他清楚,但是自己不过是刚刚投降过来的人,跟随曹操不过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怎么会用这么大的事情来征求自己的意见?郭嘉、荀彧那些人都比自己亲近,而且也更得曹操的信赖,曹操为什么要问自己?所以谨慎的说道:“丞相权机自断,贾诩不过是谋士而已。”  “文和!”曹操拉住贾诩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若不是你,张绣不会背弃刘表投向我……你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袁绍势力庞大,地位又一向在我之上,我们两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凡事都爱争先逞强,而事实上也是一直压制着我,就算到了那张檄文发布出来,也一直如此。当时我虽然笑着说这袁绍的武略,不足以配合陈琳的文采,但是这毕竟是我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一生都没有超越的人,在向我宣战,就算我不怕他,也不能不重视他,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袁绍真的能够联合天下的诸侯一起,也就是我用兖州、豫州去抗衡其他十二州的诸侯,这其中有袁绍、王铎、孙策、刘表、刘驰,当然也会有张绣与文和,我还有可能获胜么?而且我也没有什么自信能够拉拢众多诸侯向我靠拢,甚至哪怕只是改善与我的关系而已。但是吴子霖的到来,给了我第一个鼓舞,我发现有人希望我战胜袁绍,也在行动上支持着我,虽然他威胁刘驰参战的后果,逼迫我做出让步,但是这种让步无疑是对我有好处的。然后就是文和劝说张绣投诚,我知道文和一向低调,也不相信别人会真的感激与信赖,但是我曹孟德,还是真正感激你的!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树立了战胜袁绍的信心,就算暂时受挫,我也一定会和袁绍拼到底的!我不会再向本初媾和,所以文和就算不能完全坦诚,但是也请相信我!”  贾诩听得呆了,连忙拜倒道:“贾诩本是西凉罪人,当初助纣为虐,已经成为天下不齿之人,曹公不降罪已经是感激不尽,而今有推心置腹之恩,贾诩不敢不尽心竭力,知无不言,以求稍稍有助于曹公也!”  曹操连忙扶起,正色问道:“刚才我所问,文和以为如何?现在袁绍的战略意图隐蔽,是我所不能揣测,而且形势对于我军极为不利。如果袁绍要求速战速决,对于我军来说,就只能拖一刻是一刻,等待战机的出现,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拿不定主意,究竟是现在开战,还是先退回许都,等待袁绍的下一步动作!因为一旦开战,就没有机会再退缩,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就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了!”  贾诩当然清楚曹操此刻的心情,一旦开战,很可能就变成了自己唯一的一次机会,所以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愿意自动跳到绝境中求生的,但是问题是如果袁绍继续就这样的进攻,曹操始终觉得还有后路,最后等到不得不拼死一战的时候,很可能就已经为时太晚了。但是自己现在这样的身份,又怎么能够撺掇曹操去做生死一搏呢?虽然之前曹操说了那些话,贾诩也相信这些话都是真的,但是贾诩更相信一点:人是会变的。如果现在自己不审时度势,把握好分寸,将来还是会惹来杀身之祸。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就算自己不开口,也未必会犯什么重大的错误,而一旦自己开口过多,那就是自己的重大错误了。  想到这里,他重重的嘘了一口气,说道:“早战晚战,战不可免。若迟战有利,丞相径可拖延。”  曹操眉头紧皱,仔细思索,一捶自己大腿,说道:“就算我向后收缩,形势也只能对袁绍有利!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就与袁绍决战!”  贾诩眼角微微显出一点笑意,又说道:“丞相虽以寡敌众,必胜!何以知其然?精锐可破蹒顸,昂扬可破倦怠,愤郁可破骄慢。善战之兵精锐,守土之军昂扬,求战不得之徒愤郁;而远征之旅蹒顸,久曝之师疲敝,得志之众骄慢。以丞相用兵之能,自然懂得如何临机变化,固知丞相可胜也!”  曹操听贾诩这样说,转眼看着地图上的圈圈点点,猛地恍然大悟,脸上忧愁神色一扫而空,霍然站起身来,准备叫人集合发令。  “丞相,袁绍大军攻东郡,太
      守刘延不敌战死,城池已破。于将军与程大人收拾残部,退守甄城,请丞相速速发兵救援,否则兖州将危!”  “什么?袁绍竟然占领了濮阳?”曹操手中刚刚拿起的军令,又脱手掉落在地上。  “如果袁绍有了这个稳固的据点,再逐渐经营,那么我们就危险了!”曹操自言自语,茫然若失。贾诩也站起身来,肃立在旁。  “快召集军议!”曹操两手不断的互相握住又松开,在帐中踱步。现在的局面可谓是进退两难,袁绍要速战速决,是不能让他得逞的,但是袁绍如果又不急于交战,又是要不得的,如果袁绍真的在黄河以南有了东郡这个稳固的据点,不断以东郡为中心扩大势力,向周围蚕食,那么危险更胜过他直扑许都。因为袁绍的兵力多,自己想要收复濮阳是没有那么容易的,而他从里面打出来可就轻松多了,这种被动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必须找出一个对策来。  文官武将已经全都进入了帐中,曹操重新在上位坐下,众人都知道曹操心中焦急,而此刻他们自己心中又何尝不着急呢?因此都以十分快的速度各自落座,准备展开讨论。  “袁绍攻破东郡(濮阳),我军该如何动作?”曹操正襟危坐,向众人提问道。  “濮阳虽然是兖州重镇,但是就在黄河之畔,袁绍大军威势惊人,想要以一城抗拒是不可能的事情!”荀攸说道:“袁绍以大军攻来,我军想要力保边疆,不丢一城是不可能的。如今只能用有限的兵力保守要地,以保全力量,等待时机。程仲德退守甄城,可谓稳妥之举。甄城夹辅大河、济水、大野泽,为兖州东部门户,如果此地不失,则山阳、东平、泰山、济北诸郡,仍为国家所有。我军现在陈留,袁绍若东取甄城,则有南辕北辙之嫌,何况我军全力进取白马,断绝渡口,阻塞袁绍归路,令彼回军,于路骚扰攻击,则可胜也。兵家所忌,绍虽轻慢,不敢为也。现在需要担心的是袁绍撤军北返,留重兵于东郡,经营河南,以之为据点,稍稍扩张,或蚕食,或鲸吞,则兖土士民,不胜其疲惫,将大有不利焉!”  荀攸一贯扮演这样的角色,曹操的想法和曹操的担忧,都有他说出来,因为对于曹操和大多数的谋士来说,这种对于局面形势的分析是不成问题,但是也不能忘记,还有好多人并没有那么敏感,想象不到一个大城的失守对于国家来说是忧是喜,还是忧中有喜,所以荀攸这样表述清楚,也扩展了曹操的问题,排除了一些完全不搭界的发言,让大家能够集中思路,也集思广益,全力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说完之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丞相不必担心,袁绍是不会固守濮阳的!”郭嘉笑道:“他一定会继续挥兵南下,只不过他要向何处去,是个值得揣测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两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