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八章、往来[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务功牟利,将军正可破之,以威慑敌军!”高干犹豫道:“不是不知道利害,只是获嘉乃张杨囤粮之所,如今失守,恐怕张杨心中将乱,于战事有不利焉!本该就此发兵,早平夏侯,但心中惴惴,不知应何征兆?”话未说完,北面又有消息至,刘驰受天子诏命献书,便备二十余车,又以冯武为先锋,宋明为大将,率一万三千人押送,要取道上党入京。边关卫士不敢放入,便闭关锁城,负墙守卫,一面驰报高干。  高干正觉得心中慌乱,没想到一波又起,惊诧之余不由沉吟道:“不过献书之事,刘驰竟然以万人兵甲押送,分明是有意窥伺上党!我岂能容他?”郭援却说道:“日前天子有所明诏,刘驰此时是奉诏行事,若加阻拦,恐怕于义不合!”高干大怒道:“难道放刘驰入关,在我辖境内纵横驰骋不成?虢虞之鉴,犹不远矣!”当年他与刘驰共同进入并州,结果刘驰趁着自己与张燕鏖战之际,夺取晋阳,进而控制了并州的大部分,之后自己虽然屡次努力,但是都难以在刘驰手中占到什么便宜,最终也只能把汾阳富足之地拱手让给刘驰,自己则变相的是被赶到上党来,心中早就存了一口恶气。如今听说刘驰又无故坏事,行事几乎是在帮助曹操,又不禁想起去岁夏侯惇、曹仁犯河内,也是为了帮助刘驰平定河东的动乱,曹刘一向连成一体,南北呼应,这样一想起来,不由得恨的牙根发痒。  郭援笑道:“不如致书刘驰,劝他改走河东道路,否则又要防备刘驰,河内恐怕无暇顾及!”高干心知此时也不宜南北开战,虽然愤怒,也还隐忍,点头称是,便致书命快马送到宋明军中,不过三日,宋明答书,说四海之内,无非天子之境,晋阳到许都,走上党最为近便,不必无谓绕行,又敦促高干早日开关放行。言辞虽然谦和,但是意思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高干越看越气,不得已分兵一万与郭援,令他把守北路关隘,自己率军一万五千,取道野王而下,以求一战击败夏侯惇,好令曹操有兔死狐悲之感。  且说曹操在陈留驻军,文丑、张杨合进,沮授在侧窥伺,心中有所不安,听说夏侯惇攻克河内诸多郡县,刘驰以献书为名,出兵上党,不由得感慨道:“刘行彰急于还我人情,实在是个君子,但是也未必不是想要早日和我脱离关系呢!”郭嘉在旁笑道:“刘驰虽然出兵,但是却不会久驻,要破敌人,只怕还要靠自己,我等现在孤军奋战,还是早定良策为上!”  曹操点头称是,叹气说道:“刘驰虽然有心向我,但是现在还存有疑虑,也难以让他直接出兵参战,张杨现在粮秣皆为我所得,仰食文丑,不久必然慌乱,我军可就此破之!”荀攸正色道:“虽然如此,丞相宜早定计。否则高干出兵南下,元让难以持久,而沮授转济军粮,张杨食荐有靠,不足为忧,反因郡县沦丧而投袁绍,成主属之义,更难攻破。”  曹操抚然笑道:“公达之言,深合我意。”说罢便写下战书,命人送往文丑营中。又安排众多武将,如此如此。  战书送到文丑军中,文丑请张杨到帐中商议。张杨连日来收集各方消息,处处不利,心中更是忧愤,部将眭固又劝说:“将军有河内之地,虽然只有数百里,但是也足以位列诸侯,现在因为帮助袁绍,使得自己的土地沦丧,城池失守,如果这样继续进兵,打赢了曹操,河内也必为袁绍派兵收复,那样的话就很难再送还给我们了!与其如此,不如撤兵回去,以将军现在的实力,打败夏侯惇的部众是绰绰有余的,这是将军身家性命攸关的大事,还是三思而后行!”张杨何尝不是如此想法?一连几日,不禁自己忧心,就连手下的军士也都心情涣散,各个思归,听了眭固的言论,更加动心。一时文丑相请,便到他帐中来。  文丑看张杨满面忧色,心知他是为了河内的变故,连忙请他入座,关切问道:“将军还在因为河内之事忧愁?高将军必能夺回河内,将军不必担忧过度,以免有害此处战事。”张杨听他说高干自然会夺回河内,这话他倒是也相信,不过这几日眭固的话历历在耳,若是河内真的是被高干夺回的话,以袁绍的个性,怎么可能再发还?那样的话自己就真成了孤魂野鬼了,何况粮草丢失,虽然有几万军队,又如何能够支撑?朝聚暮散,也是这个时候常有的事,心中疑虑重重,话在嘴边打了几个圈,始终没有说出来,只得低头长叹。  文丑见他如此窝囊,心中自然鄙弃,但是还是耐着性子把曹操的战书出示给他看,问道:“我与曹操对阵旬日,始终不得交战,现在曹操主动邀战,使君以为如何?”张杨接过书来,看也不看就扔在一边,苦笑道:“曹操一世用兵如神,恐怕将军虽然勇猛,也未必是他的对手,现在他主动要求出战,必定是有诡计,我们怎么能上他这个当呢?”文丑一怔,不服气道:“用兵如神?那也就不会有荥阳之败,兖州之失了!曹操是看使君后方被袭,揣测我军人心浮动,想要趁机击破我军!”说着冷笑一声道:“有我文丑在此,恐怕他也休想得逞!”  张杨按住自己的膝盖,缓缓起身,抱拳说道:“实不相瞒,张杨正有离去之意!”虽然极为尴尬,脸上发烧,但是这话却不得不说,声音虽
      低,文丑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虽然听得清清楚楚,还是不由得大叫一声:“什么?使君你说什么?”  张杨脸上一红,说道:“张杨不才,蹭蹬半生不过有河内一郡之地,三军仰食,如今沦陷,军心的确浮动,我身为统帅,若不帅众子弟收复乡土,有愧于人,虽然袁公雅爱,元才鼎力相助,但现在已心乱如麻,多留无益,因此前思后想,不如及早归去。”  文丑这一惊讶非同小可,也按剑起身,来到张杨面前不过咫尺,急迫说道:“使君与我主戮力伐贼,怎可半途而废?现在正是攸关之际,使君若去,未免有失道义!”说罢瞪大了双眼,看着张杨。他气魄雄浑,身材魁梧,站在张杨面前自然有一种压力,但是张杨此刻决心已定,又怎能为他所震慑?  “要与袁公戮力伐贼,也得有所恃仗才行。”张杨叹气道:“如今张杨已成丧家之犬,军众虽合,心实冰涣,谈何讨贼?”说罢又转身道:“我与奉先,本是密友,患难相扶,屡有互施,听闻曹操害他,便起兵以牵制,不料奉先屈从国贼,丧尽英雄气魄,愤恨之余,誓灭曹操!故此与大将军合兵南下。但此时事业未成,身家先殒,实在让人颓丧!罢了,罢了!”一面摇头叹气,一面向外而走。  文丑看他背影,虽然一身戎装,却的确颓丧无比,心中恻然,在身后大叫道:“将军且住!”张杨在营帐门口停住了脚步,却没有转过身来,静静听着文丑还有什么话要说。  “使君远来,不可无功而返。”文丑追上去说道:“不如明日与曹操一战!曹操虽然诡谋,不过趁使君军势疲弱,使君自引军在前,当曹操进攻,稍稍退却,文丑引军杀出,定教曹贼死无葬身之地。而文丑禀明主公,资助使君粮秣,以为克复河内之资,如何?否则使君负天下义气之名,而不战自退,失其所与,有损于名声!明日胜,则文丑可自拒曹操!不劳使君恩惠。”他心想张杨最怕别人说他不讲义气,如今说是来帮忙,但是一点实质性的忙也帮不上,而一听说自己后院起火就跑路,连盟友的胜败都不管了,这肯定是遭天下耻笑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留他,他也没有台阶可下。而自己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对面的曹操有十万之众,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打不赢曹操的,所以还必须要张杨来帮这个忙,只要胜了曹操,自己单独守住这里,也能起到牵制曹操的作用,更能使自家军队声威壮大,因此用这个理由来挽留张杨,张杨是一定会吃这一套的。至于曹操的诡计,两军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加在一起超过十万,计谋能有多大用处?而且战斗最多延续一日,因此战场之上勇猛才是第一位的,何况经过了这样的部署,也正是针对曹操所设,那么击败曹操,至少有七成的希望。  张杨依然没有转身,只是仰天叹气道:“名声累人,今始知矣!”便快步出帐去了。文丑知张杨已答应,心中大喜,批复了战书,叫战士饱餐休息,准备来日应战。

第二十八章、往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