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发起[2/2页]

武林大会 歆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安静,才越给人紧张的感觉。郭嘉站在帐篷的门口,大家都默默地看着他,他也没有急着出去。  曹操刚刚听了许攸的计策,率领着五千人去袭击句阳粮仓,王铎就从背后杀过来,如果是敏感一点的人都会想到,这多半是个诈降之计,又或者是被别人料到了曹操会采取这样的计谋。大家也都清楚,曹操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对于袁绍作战,只有一点是非常自信的,那就是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两方对峙在这里已经数月,互相攻战也是各有胜负,如果不是有什么事件来打破这种沉闷的均衡局面,那么这场仗只能打到双方气力消磨殆尽的时刻。现在袁绍把军粮放在那里,有一些破绽,也只是有一些破绽而已,袭击那里也并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唯一的希望在于造成变化,曹操有信心在突发的变化中胜过袁绍,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可是现在他们都忽略了那位青州之主的敏锐的嗅觉,在曹操的计划中他只是一个惯于察言观色的人,可是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一旦曹操出战,他就从背后来袭,多半是和袁绍协同作战的结果。那样来说,不仅曹操袭击句阳的计划可能是坠落了某个陷阱,就连此处睢阳的营盘,也有倾覆的可能。  虽然是这样一个营地,也并不是全无防御力量的,相反,这里的防御力量应该是说是很强才对。拥有了近十万人的营地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攻克的,但是战场上的算法也绝对不是一加一的算法,十万人有的时候可能不如五千人,何况袁绍也很可能迅速的来夹击,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抵挡住今夜的进攻,那真的是一个未知。  不过郭嘉的话也很对,现在该想该做的事情是如何设法守住营寨,而不是担心曹操的时候,如果眼前的困难都不能克服,之后的事情考虑也没有什么用处。  “那奉孝认为该如何做呢?”荀攸也下定了决心,抱了死在这里的念头。  “不知道……”郭嘉依然是没有表情地走出去。  ——  火光和喊杀声喧阗纷杂,大齐的旗帜在其中招展,特有的黄色在夜色中倒不是那么鲜明,可是如果有上千支旗帜同时招展,任是什么人也不能不觉得有些目眩神迷心惊胆战。  砦外的鹿角完全不起作用,敌军的步兵冲杀过来,冒着如雨的箭矢,喊杀声惊天动地。  曹洪的兜鍪之内,恐怕此刻已经被汗水浸渍,面对敌人潮水一般的进攻,他还真有点左支右绌的感觉。  如果砦外的那重鹿角被突破,或许还可以依赖着壕堑抵挡一阵,不过现在最好的办法或许是进攻。  想到这一点,曹洪不由得气概顿生,召集身边将佐,点起一千骑兵,悄悄埋伏在砦门。  “子廉,”身后忽然有个声音在叫自己,回头一看,却是荀攸骑马跑过来,急匆匆地说道:“子廉,你不可过于冒失,我看对面敌军声势浩大,现在这样冲出去,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  “公达,别人在进攻,我们砦子外面的防御很快就要被突破,如果失去了险要,还怎么守住?”  “你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么?”荀攸说道,“从敌军的马军步卒开始冲锋到这里,气势尚未衰竭,那鹿角很容易就被突破便是个明证,砦内还有数层土垒,可以用作防御,要紧的是在壕沟前阻挡敌人,并且从两翼进攻过去!正面不妨就交给我,子廉只看我急鼓,多带些骑兵,便从左翼杀出如何?”  曹洪听了这话,觉得颇有道理,毕竟他还是很尊敬荀攸的,便引了军卒向左翼埋伏去了。  于是荀攸命人推来一辆鼓车,着一力士,缓缓击鼓。  鼓点一下一下,但又声音洪亮,从青州军发出的呐喊声音中心透出,却又渐渐蔓延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与对方的呐喊和鼓声完全是另外一个频率,渐渐将曹军士兵带到了某种节奏之中。刚刚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任是什么身经百战的人都会有些颤栗惊恐,本来就带有这种慌张的情绪时,就很难在战场中获得平静,而一旦真正的杀戮开始,就必须陷入到某种狂热之中去。那个时候是另当别论的,现在,对于这些凭借弓弩来依险固守的人们来说,冷静才是第一位的。在荀攸的指挥下,曹营渐渐恢复了有序和节奏。  荀攸手中拿着一支旗帜,每挥动一下,站在土垒后面的士兵们就射出一轮箭雨。  青州方面,领兵冲锋的大将正是太史慈,一开始进展得颇为顺利,但是就在快要接近敌营壕沟的地方,忽然受到了箭雨的阻击,要知道这次阻击,真是恰到好处地让他感到郁闷的,骑兵最畏惧的弓箭,只能用冲锋来征服,可是刚才的鹿角已经让马匹奔腾的速度开始衰减,刚刚有收减奔驰之势的时候就遭到了这轮攻击,可以说是死伤惨重,而下面继续要面对的壕沟,就难以一跃而过了。  太史慈本来是准备跃马跳过壕沟,好压制对面的敌军,然后让步兵趁机填平壕沟的,这样一来,就已经不可能实现,而现在奔跑速度慢下来的骑兵又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敌人的瞄准之下,真是让人进退两难。刚才看对手的防御态势那样积极,本以为得计,可是谁料冲到面前忽然变了方针,这可真是让人气苦,却又不得不佩服对手的临机变化。  后面的,冲上去!幸好我早有准备。  太史慈手中长枪一招,后面的步兵纷纷涌上,每个人的肩头上还多着一些东西。  原来每个青州军的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包,此刻曹军的第二轮箭矢也从空中砸下,所有人将包裹顶在头前,虽然奔跑速度会因此而减少,但是也并不慢,更大的好处是能有效的抵御飞来的攻击,就这样潮水一般地涌向敌人的阵营。  “怪不得将军叫我们每人都包上一包土,原来是为了这样子啊!”一个普通兵卒不由得为这样的安全而感到欣慰。曹军为了增大弓弩攻击的范围和威力,将自己的营盘用土垫高,又在砦外围修了一道土墙,可以在这简易的城墙上进行攻击,可是也就造成了弓弩都是从空中坠落攻击而很难平行攻击,面对敌人的这样前进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这里处在黄泛区,土是随处可见的,而青州军的骨干们都长期在山区转战,背上百八十斤东西再奔袭作战也没有什么困难的,其他新兵看到老兵都是这样的,更是不肯服输,现在众人也不十分出力地跑,只管肩并肩把土包举在头顶,齐头并进,声势骇人不说,还让敌军无计可施。  “荀公!”毛玠在高处看着下面战况不乐观,心中不由得焦急,转脸看荀攸时,发现荀攸也是深锁愁眉。  “敌军果然是有备而来,这样的进军方式,哪怕我是要使用火攻,恐怕也没那么轻易得手了!”荀攸望着下面,一面说话一面朝着鼓手招手。  一阵急促的鼓声,曹洪等了很久,此刻便一跃冲出,率一千五百骑兵,如脱弦之箭向青州军的营地射来。  这一支军队从侧翼突破过来,在右翼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太史慈冷笑一声,下令:不必理会侧翼来的攻击,只管向前冲锋,只要填平壕沟,就可以进取曹营!一面派部将陈书率领一支分队去阻击曹洪。  “敌人果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能寄望于……”荀攸苦笑道,却故意卖个关子不肯说下去。  曹洪此刻的任务就是尽快冲到敌军的核心去,好把那昂扬前进,声势赫赫的步兵阻拦住,可是对方竟然完全不理会自己的冲突,只有在阵营边际的敌军显得有了些反应,面对自己的进攻竟然只是站在原地防御,躲都不肯躲一下,颇有视死如归的架势。可是这样一来曹洪也很麻烦,纵然能用骑兵的突击力量撞飞面前的小小步兵,但自身也要受到极大的伤害,怎么可能冲入敌军达到战斗的目的呢?无奈青州方面的军队竟然真的对自己的猛攻沉着得近乎沉默,因此也以相对来说缓慢的速度推进,这种状态如果继续下去,营地是一定会被突破的,而那个时候即使自己已经冲了进去,也只不过是陷入重围的猎物罢了。  斜刺里一枝长矛扫过来,曹洪略一缩头,就是一阵劲风掠过,他定睛看去,一员敌将已经杀到面前,看来是敌军的阻击军也赶到了,局势又再向不利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不把眼前的敌人击退,恐怕是没有机会继续冲进去了。  不过看上去这员敌将儒雅有余,威武不足,在黄巾盗寇充斥的青州方面军队中还真是少见。曹洪不由得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先将他斩了,于是挺枪来战,一交手才发现对方也不那么容易欺负。可是这判断一错,他就被牢牢地拖在这里,不能再往前突进一步。  “为什么要和敌人纠缠呢?”荀攸不由得摇头微微叹息,手中令旗一摆,所有人停止了射击,专门看着敌军一步步走近营寨。  城砦外面挖掘了一条壕沟,虽然没有灌入水,但是却还称得上宽阔,曹洪出去埋伏之后,吊桥就被铁索绞起,也不知道敌军会怎样进来。  太史慈就在阵后微微冷笑着,士兵们都是身经百战,这样的关键时候自己会找到窍门的。  “已经迫近敌砦了,大家把土丢进去呵!”一个声音率先响起,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吆喝,那声音震动天地。  无数的土包被投进壕沟,可是这时荀攸手中的令旗也猛然落下,如雨的箭重新布满夜空,这一次惨呼之声不绝于耳。  “瞄准射击!不要停止!能不能遏制敌军的进攻,权且看你们的了!”毛玠和荀攸都大声呼喝,激励着士气,背后鼓声更是急促响亮。  “前军有些慌乱,此刻死伤严重!”随从对太史慈报告道,不过太史慈自己也看得见。  “现在不是计较伤亡的时候,我军虽暂时失去了防护,但只要抓紧时间填平壕沟,就能一往无前!”太史慈一面拈弓搭箭,一面喝令:“继续进攻,不要停止!只要填平壕沟前进!”这命令迅速地传遍了前军,即使敌军箭矢密集如雨,青州军也依然冒着矢石把土扔进壕沟,而不管身后留下了多少尸体。  “敌军已经在气势上输给了我们!”太史慈一面用弓箭瞄准,一面说道,“看我给他们再一次的打击。”话音刚落,羽箭已经脱手。  曹军的鼓声戛然而止。  青州军用一阵呐喊和更加奋勇地前进来呼应这个成就。要知道太史慈站在非常远的地方射中了这鼓手,士气怎么能够不为之激昂?  本来城墙距离壕沟就不是很远,能够持续用弓箭阻击近在咫尺的敌军已经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此刻鼓声又停止,曹军不由得都是一怔。  “快!”荀攸一指太鼓,立刻有人迅速补上,隆隆的鼓声又再度响起。  蓬!又是一箭,鼓手应声而倒,太史慈冷笑一声:“来多少我射他多少!”  又一个鼓手补上去,又一个死亡。太史慈一连射死七人,都是箭无虚发,不仅这力气惊人,准头也是让人恐惧的。  “将军神箭!”青州军里传遍了这种欢呼,荀攸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却也无计可施,面对敌人如此的气焰,他也没有什么回应。可是如果此时就没有任何回击,本来就已经不乐观的战况就会变得更糟,这道土墙也就不能再继续防守下去了,至于这个营寨还有没有可能成功防守住,他自己也是不清楚了,毕竟士气此刻是战斗的关键。  断断续续的鼓声之后,此刻是短暂的空白。  第八个鼓手正要接续而上,却被毛玠阻拦住了。  “大人?”那鼓手早有战死的决心,却不明白在这关键时刻,在这不能缺少战鼓激励的时刻,毛玠拦住自己要做什么。  “,你……”荀攸也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危险,你不可犯险……”  他的话说得太迟,而且也不可能阻止对方,毛玠没有回答,径自跳上鼓台,拾起鼓槌,大喇喇地站在台口,朝着青州军的方向大吼道:“我乃汉东曹掾毛玠,我大汉没有怕死之徒,纵然死上一千人,也更有千万人站上此处!”话音未落,胸口上早中了一箭。  太史慈眼看又有人上台,想也没想就又是一箭,却想不到对方竟然没有跌倒。  毛玠虽然胸口中箭,却还强撑,身边早有众人上来扶持,荀攸也大喊道:“我等既是曹家军,更是大汉军,主公讨贼未归,我等不能丢了营寨,给我杀尽这些乱党!”一时群情汹汹,虽然是没了鼓声,却也极其激昂,想他一个文官尚且如此豪勇,又有什么可推诿的?  太史慈见毛玠不倒,本又搭上了一枝箭,却迟迟射不出去,半晌放下弓箭道:“如此男儿,先留他一命也罢了!我取敌军,皆凭冲锋陷阵,也不全靠冷箭!”说罢插箭提枪,朝左右呼喊道:“杀尽敌军,诸位可敢与我一同冲阵?”说罢径自先骤马而出,众将自然一拥跟随。  一时双方激战,此刻青州军也已经冲进了营寨,曹军则纷纷白刃相迎,荀攸在高处督战,看毛玠伤重,命人将他带到后面休息,却又不由得暗暗着急,眼看着太史慈在军中纵横驰骋,这次他可真的是被激起了斗志,任是谁人也不能阻拦,而自己这方面又没有什么大将,艰难之状可想而知。  面对着这样的状况,他第一反应自然是想到曹洪,可是放眼看去,没有火光映照的地方都是漆黑一片,侧耳听去,也无非是呐喊厮杀兵器碰撞之声,又哪里知道曹洪此刻到了什么地方?战场已经转移到了营寨之内,曹军形成的半圆的阵势将敌军笼罩在里面,却难以抵挡对方尖锐的突破。  “曹公……”荀攸心中不知道是何滋味,不知道那边的形势如何,但是从袁绍和王铎配合如此默契的情况来看,曹操的偷袭句阳屯粮的计划,恐怕也未必顺利,忽然心中有了一种强烈的不安,这种不安完全是非理性的,这对于一向稳重理性的他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  “主公,难道你真的会出什么事?”这种担心如此强烈地来袭,甚至让他忘记了眼前的危险。

第七章、发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