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少年挤眉弄眼的带上门,小跑而去,方以智有些窘迫的期期艾艾。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小女已经许配给武清侯家的小侯爷李极臣,本来准备今年年底完婚,这不是,唉!”
鹏哥不是精虫上头,到他这个身份,注定是政治联姻,与其后面捏着鼻子收,不如自己先定下来。
今后也有个患难夫妻的美谈不是?无论如何,他要把方以智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至于美貌的小宫女费氏,反正不会亏待她的。
“武清侯?那个吝啬鬼的子孙能有什么出息?这事就这么定了,别说武清侯了,我皇妹定的都尉周显,都被我否了,什么东西!”
鹏哥一锤定音,开玩笑呢?谁敢跟大明储君抢媳妇,大比兜子甩起来抽。
“我也不是急色鬼,大局为重,等我们到山东安顿下来,明年再说,先定个名分”。
“太子殿下你不去金陵?”
方以智一听这话就急眼了,闺女婚事可比不上国事重要。
“曼公先生,你觉得金陵城那帮人,会在意我父皇和我的死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时候为了各自推举的新皇,他们正闹得一地鸡毛!”
方以智痛苦的闭上双眼,是啊!以那帮蝇营狗苟的高官显贵,这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
从京城到金陵一路两千两百里,正常马车驴车行路需要两个月,骑马要一个月,坐船快些也要二十几天。
先皇殉国的噩耗,肯定已经传到金陵,如果真是忠臣,这时候勤王军前锋骑兵都应该到城下了。
如今马毛都没见一根,好笑不?呵呵!
“可是山东经历登莱之乱、建奴入关劫掠,本身灾情极重,斗米千钱,贼寇肆虐,民不聊生,以此为基,粮饷皆乏”。
方以智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七品翰林院检讨,但是在六部轮流实习,参与政务,所以对各地的情况都有了解。
“我准备实行新卫所制、兵民一体、耕战一体、军事独裁!”
“嘶!”
方以智倒吸一口凉气,太子殿下这是要另起炉灶,完全和原有的大明模式脱钩,他原有的顾虑一扫而空。
是啊!这种天下大乱之时,什么府县制、募兵制都不好使,只有复古,耕战一体,战时为兵、闲时务农。
不然拿什么解决粮饷?收税?呵呵!大明税收就是个毫不可笑的冷笑话,真正有钱有势的不交税,把底层百姓头皮都快要割没了。
“前期不打出储君旗号,等站住脚后再说,暂时还没走,曼公先生,你是翰林,帮我弄两份圣旨。
山东卫都指挥使(正二品)汪鹏,兼山东总兵官,你先任职山东巡抚,咱们名正言顺的去接手齐鲁之地”。
“没印和空白圣旨啊?”
“随便找个木石刻一下,空白圣旨我一会儿去搞,对了,那啥常用的宝玺你都刻一下,全部由你保管,需要用时,你就直接写”。
“这这这……”
“事急从权,我是大明储君,我相信你,这就行了!”
“太子殿下,微臣必不负所托!”
 
第12章 鹏哥细述凌云志,顶尖人才汤若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