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大嵩卫囊中之物,大山所守军惊魂[2/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拥有一个自己能做主、喝酒有人敬,说话有人听的地盘,这是所有官员的期盼,不分文武。
      如今姜同知傻眼了,往日烟熏火燎的盐场完全变了模样,盐腿子们不煮盐,跑去丁字湾里盖什么海军基地?
      一帮破衣烂衫半大小子,天天“精神六国”的在平整地上操练,要说练兵吧也不像,不打拳不连刀枪,连石锁也不举。
      就跟木头人一样,一会儿左转、一会右转,一站就是半天,有病一样。
      姜同知是个谨慎人,没有主动去招惹这支同样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好在人家也无视大山所的存在。
      他上报卫城贾大人之后,就开始收缩大山所城的人手,军库里的武备也都发了下去,连城头火炮都收拾过了。
      打不打得到人不谈,起码对面看到这城头一排大铁管子,也得害怕不是,大山所可是砖城,海防重地,当年建的就结实。
      这几天盐场练兵架势越来越明显,一队队人,整齐的列队而行,让姜同知看的心惊肉跳,往卫城去的信使快骑,一天最少三波。
      果然!这个老“甲鱼”,一兵一卒也不派,什么“镇之以静”、什么“先立于不败之地,待敌自退”云云。
      催的急了,唯一的支援就是拨来两百两银子,用作守城赏银。
      姜胖子骂骂咧咧的扣了一半,发下去一半,就很大明。
      虽然这些日子,大山所和卫城的信道未断,白瞎了他每次以骑手家眷安危当威胁,又给现银配好马,指派善骑之人,往返奔波。
      但是他真的不敢离开此地,逃回卫城,一方面是自己宅院里的多年积蓄,妻儿老小舍不得抛下,一方面对面骑兵有一哨之多。
      万一这是人家“引蛇出洞”之计,走半道给他劫了,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整个大山所,一名卫指挥同知、两名千户、四名百户,各自家丁凑起来也有两百多披甲“精锐”,战马奇缺,加起来也就二十几骑。
      大山所下辖的卫军青壮也召集了六七百人,“枕戈待旦”、“一夕三惊”。
      再紧张的情绪都会有惰性,一天、两天还行,这都五、六天了,也没见对面来个人谈谈条件,或是纵兵围城啥的。
      底下人倒是慢慢懈怠起来,“都是大明官军!”“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也许人家真有军务?跟俺们没关系”。
      各式各样的说法喧嚣尘上,连姜胖子都觉得也许、大概真是这么回事。
      他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主动派人去联络一下,原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现在看来还是做差了。
      其实他就是胆小,更是吝啬,生怕这支“客军”提出些索要军资的“常例”,万一人家真开口了,他是给还是不给?
      如今不需要他纠结了,九月二十五一大早,这支早就被他看出“心怀叵测、必有阴谋”之军围城了。
      大嵩卫指挥同知姜轩光,被已经很不合身的山纹将甲,勒的呼吸不畅,站在北门城楼上汗出如浆,止不住的那种。
      千六左右大军,堂而皇之的堵在大山所四门之外,围个水泄不通,一看就是不知兵的莽将,兵法云:“围三阙一”没学过吗?
      就这么四下合围,不讲武德啊!

第128章 大嵩卫囊中之物,大山所守军惊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