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2/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限,鹏帅也只能尽力而为,但这个在他眼中很是寒酸的待遇,战士们,尤其是占八九成的新兵简直不敢置信。
      其实这个政策,还是鹏帅听从方以智的建议定下来,不用搞什么新方案,恢复祖制即可。
      明初时,太祖本人出身寒微,他深知底层百姓辛苦,对于跟随其征战数十年的士兵厚待有加。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兵优抚体系,保障阵亡士兵家中老有所终,妻儿有所养,解除了将士的后顾之忧,为稳固军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明初时太祖麾下将士南征北战,战无不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明末之时,国库空虚,这些政策形同虚设,就连相对有钱的万历时期,普通的士兵抚恤金才三两,把总六两、千总八两,游击指挥才十两。
      到了崇祯年,连这些带血的银子都被克扣和拖欠,后世人不明白为啥几十个建奴就能撵着几百明军跑,原因就在这里。
      一条人命才值三两(算三千块),没准家里人还拿不到,让你拼命你去不?
      ……
      城内有赵镇抚等“乖巧”的俘虏指认,所有总旗以上的军官全部被甄别出来,单独关押。
      普通的卫所军被集合在城内大校场,赵华负责整编,青壮编成十八哨辅军,作为基本劳力使用。
      按照计划,大嵩卫城内赵华领一哨火枪兵、一哨战斗工兵、一哨刀盾兵,加六个新兵哨,近六百人驻扎。
      各哨搜遍全城,加上刘平自己缴获的马匹和骡子,又凑了一哨骑兵。
      鹏帅、李秋生领一哨火枪兵,一哨战斗工兵、东江哨、武装后勤哨,加四个新兵哨,共计十哨六百多兵马。
      吃完早饭,出击海阳所的官兵们,就开始忙碌的准备。
      主要是更换大嵩卫的旗号,冒充罗大人派出接防的卫军,争取兵不血刃的夺城。
      当然,武力夺城的准备一点没放松,四门劳苦功高的“没良心炮”已经装上驴车。
      ……
      “大华,时间太紧,没能细细处置,城内鱼龙混杂,你自己注意安全,当断则断,不要妇人之仁”。
      城南迎恩门外,鹏帅跟送行的赵华叮嘱几句,此时出击部队高唱军歌,步伐铿锵,已经按行军序列出城。
      “大帅放心,三个重点监管对象,一是原卫所军官及其家眷,二是此战中被杀的卫所军家眷,三是卫城内的城狐社鼠。
      这些人甄别后,按照登州例不折不扣执行,消除不稳定因素……”
      赵华知道殿下对大嵩卫城,这座红武军重要的半岛南方主城极其重视,所以也做了很多功课,此时讲起来也是条理清晰。
      鹏帅听的连连点头,使劲拍了拍老赵的肩膀,表示认可。
      拿下这座城,光是军库的各式军服军械,就解决了龙骧营此次扩军的装备问题,还能支援一批,给相邻的秦逸神机营。
      虽然质量都不咋滴,压库底的红胖袄军服还有被虫蛀蚁啃,但是拿出来清洗晾晒缝补之后,就能解决大问题。
      更别说那些刀枪剑戟之类,锈了的磨一磨,木杆腐朽的换一根,有总比没有强啊!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