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全部集中在内城周边,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
又将分散在市井的铁匠铺,全部迁出城外,围绕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
后期入关劫掠的工匠也都是如此安置,最终就形成连绵数十里的工匠铺。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匠铺,隶属于八旗各个旗主,辽东不缺铁矿,辽东都司二十五个卫,每个卫都有自己的铁场百户所。
一年产铁四十多万斤(两百吨左右),每年光是各式兵器就能打造十万件以上。
沈阳城这边靠着浑河,运输方便,铁料不缺,而漫山遍野原始森林,拥有足够手工锻铁消耗的木炭。
数千户各种工匠(铁匠为主、包括皮匠、木匠等),聚集在沈阳城外,为“我大清”打制兵刃,制造甲胄。
工匠阶层算是汉奴中技术工人,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全家人起码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土屋,保证温饱。
而最惨的是农奴、牧奴,他们处于最底层,能有个地窝子就算不错了。
李凌风按照计划,逐步清理城外的工匠和百姓,这可是个大工程,上万户,四五万人。
可悲的是,平辽营刚到沈阳城下时,很多离城近的工匠哭着喊着,全家跌跌爬爬往城里跑。
也真逃进去了不少,随着大部队抵达,何洛会下令封门之后,再敢往城边跑,直接射杀。
血淋淋的尸体,躺在雪地里哀嚎的家人或同伴,才止住了这些人盲目的乱跑。
老老实实回到简陋的家里,全家人抱在一起瑟瑟发抖,等待命运的判决。
“大明天军打沈阳,乡亲勿惊听令行!”
并没有臆想中的掳掠,随着大兵们一声声的呼喊。
城东、北、西,无数的百姓,听从命令背着吃饭的家伙事,以及可怜的一点存粮,往城南浑河南岸,大营后方聚集。
无数的篝火点燃,给了这些浑身颤抖的百姓们一丝温暖。
雪橇车上辛辛苦苦运来的粮食,在这种规模的人潮面前,也就是一两顿而已。
好在城外也有监工们的院子,大粮仓在城内,城外也有专门供给汉奴的杂粮仓。
平辽军参将缪北,按计划派出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战士,直接破门打进去,不上路子就杀,没啥客气的。
盛京总管何洛会,一直守在南城大南门(德盛门),天黑之后,南城远处,冻成坦途的浑河南岸,无数的篝火让他噤若寒蝉。
梅勒额真硕詹佐领打着火把,过来禀报其他面城墙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城内各旗诸绅已经召集了六百多人,城东、城北、城西各派一名牛录额真统领;
城内除原来的一千汉军旗,又征调千四青壮,每门三百人……”
何洛会点点头,每个城门有一百八旗,三百汉军,加上城头的十六门红衣大炮,必然固若金汤。
“这支贼军先锋军非常阴险,把城外汉奴聚到一处,必然想蚁附攻城,哼哼!那是做梦!”
“都统英明,我盛京城内火药铅子无数,箭矢更是堆积如山,想拿人命填壕,嘿嘿!这些汉奴连路都走不直溜,还攻城?哈哈哈哈!”
“就是如此!雪地难行,贼军必定在等后方大军,不可掉以轻心,过些时辰,记得再派出几队信
第212章 千里跃进沈阳城,鹏帅虎胆搞夜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