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1章 天津巡抚等贡粮,热锅蚂蚁多尔衮[1/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津巡抚张忻,莱州府人士,本是大明刑部尚书,李自成大顺军入京之后,他被刘宗敏用夹棍夹出万两银才免于一死。
      “我大清”进京后,他立马屁颠颠的磕头投靠,多尔衮也没亏待他,给了个为兵部右侍郎的官职。
      天津总督骆养性像被用完的厕筹一样罢职之后,第二任可就没总督这个职位了。
      后金自己的举人,汉军正黄旗,都察院理事官雷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四月初刚调任陕西巡抚。
      在京城无所事事的张忻,被派了过来,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
      他才上任时间不长,但是毕竟主管一地,而且经过骆养性、雷兴两任的整顿,天津卫也恢复了几分“规矩”。
      张大巡抚有两个儿子,老大张端是文官,崇祯十六年进士。
      今年张大巡抚花了大价钱,请动山东巡抚方大猷出面荐举,张端现在是庶吉士,授宏文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
      老二张?武举出身,任参将职领着七拼八凑的五百抚标营,护在老头子身边。
      原本卫所兵早就不成体统,骆养性任总督的时候,还保留原样,雷兴来的时候,直接把卫所田据为己有,卫所兵编了个六七百人的汛营。
      在沿海、沿河、官道设立墩堡驻扎,划地分守,叫做汛地,执行缉私、“察奸”、“防盗”、“捕贼”的任务,由巡抚直辖。
      张忻接手天津卫城的时候,除了仓库里还有些不多的陈米杂粮,和堆积如山的盐库,连一个铜板也没留给他。
      张大巡抚接手后,天天忙着捞钱,不弄不行啊!这几年老本都快花光了,死活得捞点回来。
      “我大清”不注重水营,也没这方面的将领,像原“三顺王”这些懂水战,会驾海船的也不放心,干脆直接禁海省事。
      所以原本大肥缺的天津巡抚,如今成了鸡肋之地,再说了兵荒马乱的谁跑这边做生意不是?
      月中的时候,京城来了旨意,让天津卫做好接收李朝“贡粮”的准备,组织河船,将万石稻谷送往京师。
      张大巡抚不敢怠慢,赶紧让他二儿子跑腿,带人到城内城外四处征集合用的河船。
      有是一番鸡飞狗跳,好不容易把这项重大任务做好前期准备,原本说二十到的,都过了好几天,也没看见海船入港。
      张大巡抚心急如焚,这每天百十艘大小河船上,上千人的船工民夫都要吃饭,多等一天,都要多耗不少粮食。
      他有心想等李朝的粮到了,按大明惯例给他飘没三成,摸了摸金钱鼠尾的脑袋,有点凉飕飕的,没敢!
      崇祯十八年四月二十四下午,天津卫城巡抚衙门内宅,正在上火牙疼的张忻终于盼来好消息。
      “大人,大沽口那边快马来报,李朝海船上午到了,正由巡船接应进海河,一个时辰左右抵达卫城码头”。
      “这些高丽奴,办事就是不爽利,非得好好训斥一番,皇差也敢逾期,真是不晓好歹!让二哥安排民夫先去卸船”。
      “是!大人!”
      张忻骂骂咧咧的使唤小妾和丫鬟,给他换上“我大清”正二品官

第251章 天津巡抚等贡粮,热锅蚂蚁多尔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