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8章 左家军彻底覆灭,老吴战后大扩军[2/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原本左军守在武昌,算是九江屏障,如今李自成已经占了武昌,九江也就随时准备跟闯逆作战。
      袁总督新纳的十三个营头,虽然良莠不齐,但是上千艘的江船,也能唬人不是?
      袁继咸答应金声桓的条件很简单,每个营只留精锐,保持三千战兵,足粮足饷,绝不克扣,但是必须严肃军纪,不得骚扰百姓。
      这个本就在题中之意,于是十三营自己就择优汰劣,主动整编。
      为啥多带那么多人,一个是当炮灰,一个是从上官那边,多混些粮饷养亲信家丁而已。
      袁大总督本就名声在外,按照一兵一年二十两,一营一年六万两的标准,每个月五千两银,一次发三个月的,大家都是闷声发大财,谁张扬出去,共讨之。
      粮每兵每月二斗(三十斤左右),每营每月六百石,按月发放,月头就发。
      瘦身后的十三营战力不降反升,四万多的大明传统模式军队,被袁总督密集布置在沿江防线上。
      要说这些军队跟伪清作战,估计一触即溃的多,但是面对老冤家李自成,嘿嘿!打个有来有往还是没问题的。
      为什么袁继咸肯花这么大代价,收纳这些并不稳妥的军队,其实这都是吴富贵做的主。
      深受鹏帅熏陶的老吴,其实压根就没把这些墙头草当回事,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被所有人都看不上眼,也是这次精简掉的七八万老弱。
      当然不能明说,省的有些不上路子的待价而沽,增添麻烦。
      必须是袁大总督悲天悯人,不忍这些老弱颠沛流离,填了沟壑,从九江这边安排“无主”的“荒地”,让这些人自耕自食,吃口安生饭。
      你看这事办的,皆大欢喜,袁大总督有了一批坚定拥护自己的百姓;营头们对下属也有个非常不错的交代,那些原本就是炮灰,生死不由己的老弱们,自然对袁总督感恩戴德;
      各营选兵当然全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谁会去选气力不足还能吃的半大小子。
      吴富贵和苏沐川美滋滋的,从中挑选红武军最喜欢的少年兵。
      至于那些“无主”的“荒地”,嘿嘿!有老猫在,有主变没主那都不叫事。
      前线有人顶着,后方才能安安稳稳练兵不是?
      老吴那话,就当是花点钱粮雇的军队,替咱们在前面干活,只要三个月功夫就行,再弄两个营、一百哨、六千战兵出来,九江自然牢不可破。
      这才是红武军真正的嫡系武装,其他的全是障眼法而已,九江这边不像滁和营就在金陵众人眼皮子地下,动静不敢搞太大。
      连燧发步枪都没敢装备,还在掩人耳目的玩火绳版,其实从总部运来的燧发枪机配件,早就准备好了,随时拆装一下就能换上。
      九江这边算是前线,随便吴富贵怎么折腾,有便利的长江航道,有现成的江船,有充足银子……
      滁和营和新的九江营、庐山营,通过长江紧密相连,这块新基地发展壮大,老吴信心十足。
      在南直隶有一百五十哨,近万人马,还是拥有“官方”认证的身份,这波操作很奈斯!
      ……

第288章 左家军彻底覆灭,老吴战后大扩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