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季第二章夏天的西湖[1/2页]

整一学堂 饭三克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两句诗还是让人对西湖的夏天比较憧憬的,虽然这西湖是晴不如雨,雨不如雪,最美的是下点小雪,最好是春雪。可是那种美景可遇不可求,除非是一天到晚呆在西湖边候着。不过刘随安要在杭州呆四年,估计会有这机会的。当然,现在刘随安可不乐意在西湖边待着,热啊。真不知道当初有个哥们是怎么会选择在西湖边的断桥上和美女见面的,据说那时候也是夏天吧。
      刘老爹刘老妈姐姐姐夫小侄女,都是强人啊,这么热的天也能在西湖边散步,幸亏现在还在早晨7点钟,太阳还不是很毒辣。刘随安跟在大伙儿后面,心里想着,若是学校在这个湖边上到是不错,只是现在的学校在江边上,钱塘江啊。若是以后回老家,往江里面一跳,漂啊漂啊的,说不定还真能到老家。
      在姐夫的倡议下,老刘家人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了,还以为自己起得早呢,结果到饭店大堂一看,多数宾客都这个时候起来了。说是西湖的晨景是很美的,有人跑步,有人打太极拳什么。这和体育馆有什么区别呢?刘随安略微不解。几个人没吃早饭就出门逛西湖去了,说是西湖边的小吃很有名,结果在西湖边只看见城管,没见到小吃。一番打听后才知道,那是在吴山路呢,姐夫够仗义,说让大家在路边休息,自己跑去吴山路买早点。大家等了半个钟头,姐夫小跑着带着两大包早点来了。包子,还是包子,说是那有名的知味观买的包子,就在西湖边有个店面。相传在民、国初年,知味观创始人孙翼斋与义阿二两人出资在湖滨仁和路开设知味馆,次年在生意清淡的情况下,孙翼斋想着自己的点心不比别人差,就写“欲知我味,观料便知”八个大字,贴在门楣上,迎来顾客的好奇,生意日渐兴隆。知味馆以经营各式名点为主,辅以杭州名菜的经营,“幸福双”、“猫耳朵”、“西施舌”等成为菜馆的传统名点。后来人们就用“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来形容知味观了。赫赫有名的知味观居然是做包子的,刘随安腹诽了几句,吃了两口包子,味道还算可以。
      刘老妈问了声:这包子多少钱一个?姐夫答曰:一块五一个。老妈极其惊异,这还是包子吗?姐夫笑笑说:“妈,这是杭州啊!”都知道杭州这地方,什么都贵,尤其是房子。只是没想到,包子也这么贵。
      吃完包子后,几个人就开始在西湖边漫步了。杭州倒有这项好,大部分的湖边景点,像什么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之类的都是不收费的。老刘家从湖滨一公园那里一直走,走到了六公园,上了断桥,走了白堤,有没头没脑的居然走了苏堤。最后累得实在不行了,

第一季第二章夏天的西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