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早上,两人出了村子,张立初接过王贞背上的书箱,一起先去河边看了鱼篓。
大概这里捕鱼的人少,河里鱼类数量众多,一晚上过去,竟然得了半篓子大大小小的鱼。
可惜这时代,自己吃都得遮遮掩掩,拿出去卖是不可能了。
张立初把鱼篓里看不上的都扔回了水里,几条大点的留在篓子里,又把鱼篓放回了河里。
才拉了拉王贞的衣袖,商量道:“听我奶说,昨天我姑给了你几十个钱,我这里也要来了三十个,要不合一起,你去镇上买些调料,以后我们中午有时间自己开小灶。
午饭也别说分不分的话了,把你的那份打包了,我们一起吃行不?”
王贞对他的手艺还算满意,也不在乎几十个铜子,只是看了眼附近的田野,问:“你有地方做?”
张立初自信道:“现在没有,不定中午就有了!”
这话王贞信,上辈子对彼此看不顺眼,认识了十几年,倒是没有这两天迫不得已平静相处,了解得多。
不是有句话叫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吗?
如此不要脸不要皮,还谎话连篇的人,能做到任何事,她都不奇怪。
伸出手,道:“行,拿钱,只要你能让我吃饱,吃好,你那点午饭我也懒得惦记!”
张立初从怀里掏了一串钱递过去,两人就此分开,一个往镇上去,一个继续去私塾。
时隔几天,再次来到安水镇买东西,却发现大早上的街上,排着一条条长长的队伍。
人们的目标却不是去食肆、酒肆,而是各个粮店、杂货店门前。
王贞默默的站到几个大声抱怨的中年妇人身后,没一会儿就听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昨儿夜里几个在镇上客栈里打尖住店的客人说,省城里各种东西已经开始大幅涨价了。
然后听到这消息的店小二跟店老板各自告诉了自己亲近的人。
于是今儿凌晨一个个趁着现在镇上的物价还没涨起来,就忙着出来屯东西。
消息跟风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安水镇,然后就形成了现在这样排队抢购的情况。
王贞听得有些心惊肉跳,她可不想由种田,变成逃荒或者乱世求生,现在虽然缺吃少穿,可日子也还算安稳。
不过也许是商家故意放出这样的风声,引得大家竟相抢购呢?
她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蹭上前问几位大娘的。
其中一个头上插着银钗,提着一个大布口袋的妇人,看了王贞一眼,挑眉道:“看不出来,你人小,心眼子倒是不少。
不过你说的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在安水镇,这里的商户都是本地人,这里是他们的根儿,断不会如此行事。”
边上一个手拿绢帕,脸上涂脂抹粉的妇人,嘴唇翕动了几回,突然上前两步,跟几人离得近了些,才小声道:“我给你们说,不过你们可别往外瞎咧咧。
听我家男人说,这次物价上涨是北边起了战事,要调集大量的物资充作军用。
现在有钱能买就买吧,边境上百年没经过战事了,还不知道后面怎么样呢!”
这话一出,几人的呼吸都停了一瞬。
第二十六 章:涨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