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19章: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2/2页]

学姐,我是个正经人 零度多一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它们1班,好像还有三位同学去这个学校读书了,都考不上本科。
      其中,一个回来复读跟苏亦同班。
      后来,说起这个学校,苏亦才了解这玩意,不然,他当初也不知道省二中在哪里。
      当然,前世,苏亦也没有机会经历这一幕,因为他当时早就被调到普通班去了。
      现在嘛,能够改变一些东西,就竟然不让这帮家伙掉坑吧。
      不是说省二中坑爹,只能说,信息差导致的选择。
      从这个方面来说,陈济源这个班主任是不合格的。
      他介绍学校的时候,直接漏过两院附中跟省二中,这两个政策性的省重点。
      它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高校附属中学。
      其实,省二中还加挂琼院附中的名头。
      也是省内,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但这些同学们都不了解。
      估计陈济源也不了解,或者说了解了,也不重视。
      不管什么原因,苏亦还是觉得把这些信息给同学们说清楚,免得他们继续踩坑。
      想要报考省二中的同学,还不死心。
      “苏亦,你说的靠不靠谱啊?”
      “对啊,苏亦,你课可不能忽悠我们?”
      苏亦笑,“我说的是实话,不相信你们给省二中招生办打电话,甚至,去网吧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不去网吧也行,一会咱们去年级组办公室,找老师借电脑查,就知道省二中在哪里了。”
      “这样不好吧?”
      同学们,都不敢去麻烦老师。
      诶!
      这就是他们班可爱的同学。
      啥都不敢,做啥都小心翼翼。
      明明是很容易争取很容易求证的事情,却因为认知不到,而不懂去怎么做。
      苏亦说,“没事,我跟你们一块去吧,谁对省二中感兴趣的,都可以跟我一块下楼,我去找高组长。”
      于是,苏亦就带着七八个同学一块下楼了。
      得,又是一帮凑热闹的家伙。
      他明明记得,没有那么多人报考省二中的。
      以前,大家都对年级组办公室不熟悉,都不敢来这里。
      但是,上周苏亦跟吴校长提要求以后,年级组办公室,就成了他们班周末的根据地了。
      年级组唯一一台方正电脑,也被苏亦蹭到了密码。
      他们到办公室的时候,高组长跟几个初三年级组的老师在聊天,得知,他们说明来意。
      当然,不会拒绝。
      甚至,高组长还意外,“苏亦你怎么了解这些的?”
      苏亦说,“我们村好多人在琼院读大学,他们去过省二中实习。”
      琼院也有师范专业,去省二中实习,也算是专业对口。
      当然,这些都是苏亦瞎扯的。
      他们村子,确实不少人都去琼院读大学,但读的都是专科。
      也没啥机会去省二中实习。
      也让琼院在他们村子的口碑都变得非常差。
      只要高考考差的学校,都去琼院了。
      要是得知省二中就是琼院附中,家长打死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去的。
      这种固有的认知,不仅普通的学生家长有,就连他们黄塘中学的老师也有。
      一听到省二中是琼院附中,办公室的两位老师都坐不住了。
      “之前都忽略这个消息了,我先回班上提醒一下学生们,不然,就出事了。”
      高组长也开始重视这事,开始给几个尖子班的班主任打电话。
      说着,也不管苏亦,“你先查资料吧,查完,赶紧回班上。”
      苏亦做到电脑面前,输入密码,就看到上面的千千静听自动弹出来,还播放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倒是应景了。
      苏亦点开百度,劈里啪啦的敲打着键盘。
      省二中的百科就出来了。
      这帮家伙的关注点却是,“苏亦,你这个家伙,打字怎么快?”
      苏亦无奈,这事重点吗?
      “赶紧看,现在知道,省二中在哪里了吧?”
      “妈蛋,真的是中部山区。”
      “差一点就被坑了。”
      苏亦笑,“咱们宁江这边对这个学校了解的不多,今年又是第一年在咱们宁江招生,因此,它的录取分数线很多很低,甚至,比两院附中还要低,估计六十分就被录取。”
      “不是,这么低?”
      “就是这么低。”
      苏亦再次说道,“而且,它所在的县城跟咱们宁江比较远,又在中部山区,去宁江市区坐大巴过去,还要五六个小时,来回一趟很不方便,所以,所以不建议你们去那里读书。”
      不是省二中差,它再咱们差也比市二中好。
      但,它在外地,交通不方便。
      方言跟宁江不同。
      在饮食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
      自然而然,当地的学生就会抱团,存在排外现象。
      同学们人生地不熟的。
      还要花费不少的精力融入其中。
      对于一帮农村娃来说,付出的成本过于大。
      这是为啥,他们班几个同学去省二中以后,成绩都不如意的原因之一。
      所以,能够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去改变这些现象,苏亦还是愿意去做的。
      回到班上,已经没有人愿意去报考省二中了。
      尤其是郑向东,这个家伙望向苏亦,都充满感激。
      苏亦笑道,“你确实要感谢我了,不然,到时候被录取了,不愿意去,又想回二中读书,择校费起码8000块。”
      这家伙也不蠢,“你的意思是,我能够考上市二中?”
      苏亦点了点头,“你的成绩还行,直接报考市二中,反正考不上市一中,只要不报考省二中,你随便报哪一个省重点,都不影响。”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死党李海鹏也过来了。
      “苏亦,那我呢?”
      苏亦望着他,一时之间,有些纠结,“你的情况啊,比较复杂,你大伯在二中工作,你表姐又是二中的英语老师,你的成绩肯定考上二中,而且去二中也能够去尖子班。”
      “你建议我报考二中?”李海鹏问道。
      苏亦摇头,“不是,其实,你的成绩也考上市一中,但肯定去不了尖子班,你的情况,去二中会好一些。但是你的性子有野,去二中多班也不会努力学习,上线差不多就是二本。”
      “我擦,这个你也猜得出来?”
      苏亦笑,“差不多是这样,反正,你这个家伙厌学也不是一两次了,说不定,读了大学,不顺心还打算中途辍学呢。”
      “我没有这么菜吧。”李海鹏不信。
      苏亦的话,太打击他的信心了。
      少年的面子过不去啊。
      苏亦笑,“我是开玩笑的,但我建议你报考市一中,你现在虽然跟我们住学校宿舍,但大部分都会你三舅妈家住,到二中以后,估计你爸妈也会让你去他家住,这,其实不好,容易有一中寄人篱下的感觉,反正挺约束,所以,你可以报一中,换一个环境,尝试一下不同的未来,说不定,努力一把,就考上一本了。”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我到时候,考不上一中,弄死你。”
      苏亦哈哈大笑,“滚蛋,考不上一中,就去民中吧,我只是建议,选择去哪里是你的事情。”
      他又不是上帝,不需要为这帮家伙的未来负责。
      他唯一的优势,就是知道他们的上限在哪里。
      其实,班上的家伙,成绩好的同学真不多。
      虽然他们是黄塘中学这些年来,初中部成绩最好的一届,往后,吴校长调走以后,黄塘中学就更加破落了。
      特种省重点、市重点的贫困生来读黄塘中学的事情,也就他们这一届而已。
      以前没有,以后没有。
      但,他们读高中以后,也没有谁更拔尖。
      成绩最好的何静娴,考上省一中不去读,最后只考上南邮。
      五十多个同学,只有六个考上一本线。
      西北政法两个,南昌大学一个,HLJ大学一个,剩下最后一个就是去长春学韩语卢佳婷。
      他们选择不同,各自也都有美好的未来。
      反而,是最不甘心的苏亦,成为他们班唯一一个读了研究生的存在。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第019章: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