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大人不管慰问,许多人从一开始的大气不敢喘,到后面的熟络,只当苏大人是大叔,老哥,没有一点架子。
      通过他们,苏大人也了解到了官场,从商的底层状态,心中思绪翻飞,将这些牢牢记在了心中。
      许多吃完饭的人,都在城内传开了,李霄的铺子今日正式开张,并且要挂招牌,来吃的人还会赠送一样菜品。
      于是,吃过李霄的菜的老少爷们,大小姑娘,小姐,都来了。
      “哎哎哎,别瞎传,截止到日入,本铺子就打烊了!”
      李霄急忙吆喝,别到了晚上,还有大批客人前来。
      终于又到了小丫头李莹莹忙的时候,从早晨到现在,她都老老实实的和余渔在一起,大人们说话她从未插嘴。
      而现在,小丫头站在门前,熟络的安排起了客人,娇小的身形忙碌却不显得焦躁,与每位客人都客气恭敬,而客人们的对这个小丫头也都喜欢。
      有熟悉的,不由得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
      “哟,莹莹,又来啦?”
      “丫头,还是老样子!”
      李莹莹点头如小鸡啄米,收了银子,找回铜板,就冲着里面吆喝。
      这个样子的小丫头,李牧还是第一次见,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
      “行啊,李霄这小子给莹莹教育的服服帖帖的,昨日回家,还要洗碗刷筷呢!”
      看到李牧如此高兴,苏大人也笑道:
      “这丫头成熟的快啊,不过差不多也就得了,总不能一直跟在李霄身后,再大大,身份就藏不住了。”
      “不错,不过我问这丫头将来想做些什么,苏大人你猜她怎么说?她说想做赵婼那丫头这样的大掌柜,还要和余渔一块学习,这可让我头疼了。”
      李牧虽然表面叹息,心里实则已经乐开了花。
      在他心中,仅仅精通琴棋书画,相夫教子,胭脂女红的女子,不过俗套,自己的闺女,应当是能自己撑起一片天的,就像赵婼那样。
      “我看你这老小子是高兴的头疼吧,哈哈哈,行,没坏处,多跟着李霄,赵婼学学,而且余渔这丫头经过你的惩罚后,现在不时也跟着赵婼屁股后面呢。”
      苏大人跟着笑了起来。
      说到这里,李牧却好似想起了什么事情,问道:
      “苏大人,既然如此,你这算是站队李霄这边了,也就是赵婼他们这个派系了?”
      谁知,苏大人却是神秘一笑道:
      “我站李霄这小子是不假,但是却没说战其他派系,当然,前提是李霄这小子一直光明、安稳。”
      “谁都知道,这小子和赵婼那丫头,几乎算是板上钉钉了,你这还说没站队?”
      李牧却是一副不相信你的样子。
      谁知苏大人却是自信笑道:
      “所以说,我根本就无需站队,只要看好李霄这小子,别让他走上邪路,就行了,其他的我根本无需操心了。”
      “至于这两个派系,你没发现最近安稳了不少吗?我看是因为李霄这小子的影响,那李月,李晴就不说了,司蕴嫣那丫头,还宝剑赠英雄呢。”
      李牧点点头,却是道:
      “那将来,说不定会因为一些事情打破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苏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姜还是老的辣啊。”
      眼见李牧明白了,苏大人笑道:
      “不错,就是这么回事,让他们同仇敌忾便是。”
      “杭州,鱼米之乡,得天独秀,水陆共存,发展自然是极快的。我大宋二十三路州府,想来这里赚银子的太多了,只要我们稍稍放松一些,这一群小子就有了大把敌人,自不会白白让别人得了杭州的便宜。”
      “不错。”李牧也是向往的点点头。
      这时,胡白甫与陇子晋两人回来,拿着一副红色对子,以及文房四宝。
      “借个桌椅。”
      陇子晋走向王贵那里,借了一副桌椅,即便是他再不开眼,也不敢拒绝,只得点点头,回到空旷的铺子叹息。
      隔壁火热的厉害,巷子里的其他铺子,却是寥无人烟。
      “哎,苏大人题字了!”
      “快看啊,苏大人给题字了!”
      苏大人拿起笔,稍一思虑,随即写下了这么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大人,您”李牧原本乐呵呵的看着,直到全部写完后,才叹息一声。
      元丰七年,苏大人被贬汝州,路过庐山,曾写下这么一首诗。但是就在当年,苏大人承受丧子之痛,再次写下这首诗,想必也忆起了这段悲恸经历。
      “没事。”苏大人面色平淡,轻轻摆了摆手。
      眼见客人将铺子口围的水泄不通,李霄也漫步走了出来,他自然听到了吆喝声。
      挤进人群,李霄一看诗句,自然也明白了。
      “苏大人,那小子就笑纳了,不过大人的文采中,小子还是喜欢您的那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73 题字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