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六十四章 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第一更)[1/2页]

大秦嫡公子 冥狄z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冀阙再次陷入如幽谷般的寂静。
      范增看了一眼秦落衡,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似乎没想到,秦落衡竟反应的这么迅速,但也只是微微蹙了蹙眉,便继续老神叨叨的发愣。
      一旁。
      萧何和陈平却是眼前一亮。
      他们其实一开始便察觉不对,只是一时说不上哪里不对,直到后面多听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士人眼中的民跟常人不同,但一般人很难察觉,秦落衡身居庙堂,年岁阅历皆不大,却能反应如此迅疾,也是让他们有些心惊。
      秦落衡冷哼一声。
      怫然道:
      “你们是欺我年少无知吗?”
      “士人之所以兴起,我也是有一定了解,当初‘天子失宫,学在四夷,因而原本由王公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从而开始了‘私学勃兴。”
      “百家中,很多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因而在私学勃兴下,有学问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这些有学问的人便是所谓的‘士!”
      “‘士的成分很复杂,各个阶级都有分布。”
      “正因为此。”
      “这些士人敢于冲破世俗礼法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因而才进一步促成了百家兴盛,以及各家各派着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今你们身为名士,却挟一己之私,全无天下之念,你们真称的上是士吗?”
      “天下其实根本就没有士人。”
      “或者说。”
      “人人都是士人。”
      “只不过有人多听了些‘师说和‘家法罢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们听从一家之言,靠口传心授,成了世人口中的‘士,而你们所接受到的传道受业解惑,大多局限于同一门派,而天下之士,则是以天地为师,以万事万物为师,他们只是不能‘书罢了。”
      “你们何以敢这么倨傲?”
      秦落衡冷冷的看着台下,言语中渗出几分寒意。
      “因为你们怕了!”
      “你们担心天下大治之后,你们的士人地位不保,你们担心自己的家族、财富、名声、威望都会荡然无存,所以原本志在开拓进取的士人,变成了保守迂腐的‘愚人。”
      “但这恰也说明了一点。”
      “你们其实思考过天下大治后的场景。”
      “所以你们顾左右而言其他。”
      “儒家以春秋的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儒家的理想社会,一直在精进,从孔子时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时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致虚守静、无为而治。”
      “道家的理想社会,老子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认为是‘人不为物役,天下大同。”
      “墨家的思想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的理想社会是世界大同、希求众生平等。”
      “法家的思想核心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的理想社会是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
      “诸子先贤构建了这么多美好盛景,你们一个个自诩饱读经文,结果书都读到了哪里?不想着实现这些美好盛景,一心只念着一己私利,只想着与民争利,只想着蛊惑人心。”
      “何其谬也!”
      “由此看来,大秦的一统并不彻底。”
      “官府的确可以靠铁腕出手,打破一切地域上的畛域阻隔,但这终究只能实现地域上的一统,并不能实现思想上的一统。”
      “大秦若想彻底实现华夏大一统。”
      “百家”
      “或许该到了退场的时候!”
      “也必须退场!”
      “我原本期许着,操持一场盛会,重现百家争鸣,为天下走出一条富庶昌盛和平康宁之路,但确实是我错了,错的很离谱,我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你们,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就结束了,也永远不会再有。”
      “大秦不需要百家。”
      “天下也早已不需要百家!”
      “大秦需要的是为国为民的人,不是自私自利的士。”
      “大秦需要的只是诸子的思想,并不需要诸子思想衍生出来的学派,更不需要靠歪曲扭解诸子思想,来让自己高高在上的‘士人!”
      “你们认为大治治民。”
      “但我认为大治治人!”
      “你们认为只有贵族、士人、工匠、黔首才是民,但我认为凡大秦境内,无论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高低贵贱尊卑,他们都是人。”
      “都是秦人!”
      “大秦都将一视同仁!”
      “眼下大秦的确多有不足,但当天下大治之时,定会惠及到大秦所有人,大秦永远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秦人。”
第两百六十四章 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