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七五章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2/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劳苦,水土不服,有不少兵卒也有类似情形,必须留下暂作修养。”
      赵构道:“至于剿匪,你们眼里就只看到盗匪,看不到盗匪之后或身旁是什么人?”
      呃……
      什么意思?
      朝堂之上顿时面面相觑,嗡嗡细语,相互问询。
      有明白人顿时反应过来,大理和吐蕃啊,名为剿匪,但实际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紧的是徐驸马已经向官家报备过,或者本就是得到官家首肯。
      跳出来说三道四,不免显得……
      接二连三吃亏之后,文官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徐驸马是弹劾魔咒,一个特殊存在。
      但凡弹劾,一个不小心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是不要随便碰的好。
      瞧瞧昔日的范相公,如今何等凄惨就该心中有数,前车之鉴不远啊!
      这一切,秦桧都看在眼中。
      他就是那个理智之人,尽管比谁都想整死徐还,但弹劾攻讦这种事他从来不会冲在前头。
      尤其是不痛不痒的罪名,要么官家心里有数,要么根本不在乎,何须为此惹得一身腥,有损在官家眼中形象呢?
      不值当!
      等待,耐心等待。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定要置其于死地。
      在此之前,需要做好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秦桧发现官家赵构对徐还深信不疑,如果不离间君臣,动摇信任,引起猜疑,攻讦只是徒劳。
      离间不是一件容易事,却并非不可能。
      毕竟徐还率军出征在外,秦桧不相信赵构全无顾虑。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是权宜之计,君王未必这么想,至少不是心甘情愿。
      这便是自己的机会,秦桧如是想。
      ……
      公主府,柔福帝姬听闻徐还水土不服,抱病成都,不禁颇为挂念担忧。
      “殿下不必担心,驸马并非真病了,不过是权宜之计。”
      裴元衍急忙解释,徐还早就来信告知真相,怕的就是柔福帝姬误会担心。
      “哦,那就好!”柔福帝姬轻轻松了口气,追问道:“徐郎在蜀中确实安好?”
      虽说徐还有家书给她,但柔福帝姬担心徐还报喜不报忧,对自己有所隐瞒。
      裴元衍道:“一切都好,只是驸马初到蜀中,事情千头万绪,想必颇为忙碌。”
      “也是,万事开头难嘛,尤其是到了陌生的地方。”柔福帝姬对此深以为然。
      “驸马时刻惦记着殿下与小公子呢,这不,刚入蜀中,便送回了不少蜀地特产山珍。”裴元衍小声劝慰,希望缓解柔福帝姬的思念。
      “嗯!”柔福帝姬点点头,便起身离开,回到内室。
      将梳妆台上的一个锦盒打开,从中取出一张纸,那是徐还寄来的家书。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寥寥数笔,李之仪的一阙词。正是他们夫妻天各一方,相互思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丈夫对她的承诺。
      送再多的特产珍宝回来,都比不上一阙词,几句话更暖心。
      柔福帝姬将家书捂在胸口,转身走向床边的摇篮,平安郎徐承嗣睡得正香甜……

第三七五章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