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九八章 痛下杀手[2/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悄无声息地离开,前去政事堂传达皇帝的暗示。
      ……
      政事堂,秦桧的压力不小。
      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施压,临安城乃至整个江南群群情激奋,他不可能没有压力。
      然而作为脸色足够厚的奸臣,对此他早就做好思想准备,抗压能力比较强。哪怕万俟楔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仍旧能
      够淡定饮茶。
      因为打一开始他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要么向所谓的公论妥协,要么铤而走险,直接解决掉问题的根源——杀了岳飞。
      他是倾向后者的,但没有着急决定,毕竟兹事体大,不可草率。再者,他虽权倾朝野,却并非一手遮天。
      但是很快,越来越多的因素促使必须尽快这么干。
      首先的压力来自于韩昉,学子书生不仅在政事堂,大理寺外请愿,同时也聚集到了鸿胪寺礼宾院外。
      其他各处都是大宋的衙门机构,书生们也算克制,但礼宾院里住着的是金贼,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这几日各种辱骂之词不断,甚至还有故意挑衅者,韩昉的日子委实不好过。好几次向鸿胪寺施压,换来的却是无可奈何。
      虽说两国如今在和议,但只要议和书尚未落笔签字,鸿胪寺便师出无名,又哪里敢惹这些来历不简单,群情激奋的书生呢?
      韩昉有些坐不住了,他开始有些担心,如此这般闹下去,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岳飞若是死不了,和谈若不能达成……回去之
      后该如何向皇帝、元帅、四太子交代?
      不能再坐视不理,于是乎韩昉的压力转而落到了秦桧头上,诉求很简单,和谈书可以立即签订,但岳飞——必须立即死。
      秦桧可以不在乎宋国上下的态度,因为他的退路在北方,故而必须顾忌金国利益与心情。韩昉是个目光短浅的傻蛋,之前他可
      以趁势对其辱骂,如今却不敢。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遭韩昉的诉求不止代表个人,也是金国上层的集体心声,不容耽搁。
      与此同时,蓝圭也带来了赵构的吩咐,所谓妥善处置,意味着什么呢?
      秦桧暗自冷笑,这位官家当真没有担当,如此暗示,是怕将来担责任吗?
      看样子他终究还是怕,怕外面群情激奋的书生,怕天下悠悠之口,也怕……公主府和远在西北的高阳郡王徐还。
      一个帝王,竟然心生怯意,不是草包是什么呢?
      想要甩锅,推卸责任?有那么容易吗?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还指望他们为君者讳,帮你遮掩什么吗?
      可笑!
      秦桧心中对赵构不免生出些许失望了,旋即又有些庆幸,好在从未指望他,不过是拉大旗而已。
      罢了!
      各方压力巨大,又有了官家默许,有些事情也该决断了,除了痛下杀手,别无他法。
      对了,官家说了要妥善解决,那就不能闹得人尽皆知,再引起什么变故,悄无声息最好不过。
      秦桧放下茶盏,对万俟楔悠悠说道:“去风波亭走一遭……”

第五九八章 痛下杀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