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八四章 谋后路,算前程[2/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服恭敬,是为臣之道的表率,但在赵子彦看来,纯粹是试探,或者说缓兵之计。
      不过对临安皇室而言,倒是一次契机,倘若儿子成了储君,赵子彦没有别的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拼力扶保儿子。
      但官家赵构拒绝了,他依旧奢望着能自己生出儿子,赵子彦也算是彻底失望了,并且开始盘算着为儿子,为自家的生路想办法。毕
      竟,将来若是江山易主,坐在龙椅上的人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曾经有机会稳定九五的候选人。哪
      怕只是个孩子,也绝对会斩草除根,以免留下后患。这是古往今来,无数鲜血验证过的经验教训。
      先前或许还曾大逆不道地想过,万一赵构驾崩,吴皇后成为太后,或许能够扶持儿子上位。但去岁又归来一位韦太后,偏生还更喜欢赵伯琮,届时以太皇太后之尊,完全有能力影响朝局,左右储君人选。
      赵子彦算是彻底死心了,他开始考虑着是不是该早点留后路。代国公赵令谦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也许该与洛阳有所联系了,而且眼下正有一个绝好的契机。
      夜深人静之时,赵子彦手中拿着一份署名为马二爷的请柬,沉吟片刻,对亲信的管家吩咐道:“回帖,准时赴约。”…
      …
      夜深人静,庆国公悄然离开了秦府。若
      是被人瞧见他深夜私自出入宰相府第,很容易引起波澜,赵构那边也会问个一二三,所以必须小心避嫌。
      只是,世界上很少有不透风的墙……
      送走庆国公,秦桧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心情有些沉重。赵构的固执对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未来的选择。
      立储风波,让秦桧清楚地认识到,赵构的偏执,以及自己的真实分量,说到底自己不过是个臣子,所有的权柄都是空中楼阁,随时都可能崩塌。必
      要的时候,也许会成为背锅者,史书上的奸臣永远多于昏君是为什么?秦桧比谁都清楚。
      赵构,未必靠得住。
      而庆国公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
      果临安未来的朝局是一个老女人,一个小孩子,加上一个权臣的话,倒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
      至于庆国公本人,秦桧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
      虽然那个老家伙很有野心,但能耐与根基都太差,不足为惧。届时新君年幼,纵有太后辅政,还是不得不倚仗辅政大臣。那
      时候,也许就不必如此低声下气了。
      秦桧下意识握紧拳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有
      个绕不开的问题,赵构依旧活的好好的,总不能……主
      少国疑,这个当口上,赵构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反倒会是个麻烦,对于洛阳而言也许是绝好的口实。所
      以,还需等待,从长计议。在
      此之前,则需要尽力拖延徐还的步伐,甚至反戈一击。
      也许,那个人寄予厚望的人,需要提前启动了。

第六八四章 谋后路,算前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