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不止他们一家伙计是这样!
      凡是参与过大锡城一役的伙计,大多数都没从前那么乖巧了。
      按照白云城当前的流行词来说,就是“飘”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得不佩服白云城这位和王爷了,虽然不学无术,但是有时候用词就挺准确。
      瞧瞧,一个“飘”字,把突然张狂起来的人,形容的何等到位!
      学徒出身的王小栓,原本家里穷的一天两顿稀饭,还不能管饱,娶媳妇更是妄想,现在刚发了一点小财,就敢跟猪肉荣跳脚对骂。
      猪肉荣三品又怎么样?
      敢动手你试试?
      众目睽睽之下,往地上一趟,这一年啥也不用干,反正有人养着。
      三和的条例不是只给人看的。
      那是真正能发挥作用的。
      猪肉荣作为和王爷的坚定拥护者,但是却非常讨厌三和的条例。
      行走江湖,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才是男子汉大丈夫也!
      不然老子拼命学功夫有什么卵用?
      刘铎跟猪肉荣不一样,他不反对三和的条例,毕竟他是生意人,向往的是和气生财,他反对的是对自己不利的条例!
      比如,其中一条不得拖欠雇工工资,就让他有苦说不出。
      韦一山现在拍拍屁股跑了,回头自己还得屁颠屁颠送工钱过去,而且一文钱不能少!
      毕竟人家是参加民兵,站在“保卫三和”的大义上,不是无故旷工,也没有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
      更夸张的是,三和条例中,还有一条学徒也得发工钱!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古至今,由南到北,哪怕是三和这样的偏僻的地方,都默认一条规矩:学徒没有工钱!
      做一年学徒,还是做十年学徒,全是掌柜和东家说了算!
      包吃住,让你跟着学东西,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怎么有脸要工钱?
      怎么忍心要工钱!
      但是,这里是三和,和王爷破了这个规矩。
      年后实行的时候,和王爷当众说了“谁头铁谁就可以试试”。
      果然有拿这话不当回事的,在南岸新建木匠坊的邓柯便不信这个邪。
      他三十多学徒呢!
      都给工钱?
      他又不是开善堂的。
      却想不到?一个月后,包奎亲自带头抓了人。
      可怜邓柯五十出头?现在还在劳改修路呢?作坊现在只能由他儿子在掌管,每个月老老实实地给学徒发所谓的“最低工钱”?十个铜板。
      看到鸡是怎么死的后,猴子们才老实起来?辞退一部分学徒的同时?给剩余的学徒发工钱。
      和王爷之后又出台了一个政策:促进再就业。
      自从和王爷来到三和之后?三和人总会听到一些自己不懂的新词。
      可具体内容,大家都能弄懂。
      作坊雇工超过五十人,可得布政司“返税”!
      一开始,没人能相信“铁公鸡”和王爷会做这种好事?但是当成衣铺黎三娘戴着大红花骑马游街的时候?大家才相信了!
      黎三娘游街不是因为缴的赋税多,雇工多,而是雇的女工多。
      最不服气的是醇香楼掌柜的董金花,论“女工”谁有我醇香楼多?
      当即脑袋一热?就去布政司申诉!
      和王爷也在,她说的更加理直气壮了。
      之后?董金花也获得了一个游街

162、战时状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