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赵玄懿自然不是平白无故将一双儿女交给冯高凛:他要太子身败名裂!
      冯高凛并不是太子的人,赵玄懿却知道他手里握着不少太子贪墨枉法的证据,只不过那些证据还不够,因为冯高凛并不敢细查探究。
      此时赵玄懿可容不得他再退缩。冯高凛听了赵玄懿的话,心中又惊又怒,如何还不明白自己那个继室使了心机手段?他若不帮赵玄懿,赵玄懿不会帮他瞒着,爆出丑闻,他的仕途也完了。元配娘家也不会罢休。
      况且,太子如今在所有人眼中早已不堪,迟早要完。
      冯高凛答应了赵玄懿的要求,整理了手中的各种线索,不停的将心腹派往各处取证调查。
      同时,那位继室也暴病身亡,她身边的心腹婆子丫鬟全都杖毙。
      就在冯高凛暗地里轰轰烈烈彻查太子的时候,避暑山庄那边,也发生了一件惊天之事。
      太子与祥嫔通,被一行巡逻的侍卫撞了个正着!
      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此事根本捂都捂不住!众人哗然。
      洪明帝气得眼前发黑差点当场晕过去!
      祥嫔当晚畏罪自裁,太子口口声声喊冤,说是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是被人陷害。
      还口口声声说喝的茶水有问题,让人去查。
      洪明帝心底抱着一丝希望让太医检查那盏残茶,却发现根本没有问题
      太子傻眼。
      洪明帝怒不可遏,当场拟旨废太子,命人将废太子押了下去,带回京,终身圈禁。
      此事这么一闹,洪明帝哪里还有半分避暑的心情?匆匆回京。
      平王高兴得不行,难抑心中兴奋。
      太子再次被废,安王也不在了,如今自己伴驾在旁,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只要得了父皇欢心,太子之位岂不手到擒来?
      只可惜他的刻意接近与殷勤奉承所表现的意思太过明显,在这种时候怀着这种心思,无疑让洪明帝极其的反感与厌恶,找个借口将他狠狠训斥了一番,罚跪了一夜。
      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平王面如死灰。
      众臣心中更门儿清,平王已经没有夺嫡的资格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京城里的韩王。
      洪明帝回京之后,不是没有怀疑太子之事有赵玄懿的手笔,可他什么也没查出来。
      太子一被废,各种弹劾废太子的奏折雪片般飞来,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更是联名上书,奏了好几通大案,把洪明帝气得肝疼还偏偏不好发作。
      他自然是气的。
      太子再次被废,是绝不可能再次复立,可他对太子多少还有一两分情分在,自然不希望有人落井下石,不希望他再背负臭名。
      再者,太子到底是他一手教导的,结果太子如此不堪,他同样有种被现实狠狠打脸的感觉啊,能不恼吗?
      更恼的是,恼了还没法表现出来。
      所有弹劾上奏的案子无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想揭过去都不行。
      洪明帝不得不憋着气强忍满心恼怒,下旨彻查。
      太子的形象崩塌全无,成为全大周人人不齿之徒,太子大大小小的党羽更在这一场清洗中被灭得干干净净。
      洪明帝心里憋着一口气,再次病倒。
      病得来势汹汹。
      与此同时,纪青青生下一个男婴,韩王有了嫡长子,朝臣们无不高兴,更认为韩王乃天意所归。
      众臣联名上书,请皇上立韩王为太子。
      洪明帝长叹,准奏。
      除了老四,如今还能有谁?
      洪明帝的病情却一直没能好转,卧床不起,撑到赵玄懿与纪青青的孩子两个月的时候便驾崩了。
      赵玄懿登基为帝,同一日册立纪氏王妃为皇后。
      从前他身为韩王时,便独宠纪氏,如今登基为帝,依然独宠纪氏,没人敢说二话。
      就连显国公府那位宁侧妃,都在他被册立为太子前夕扣了个“不守道”的罪名打发回了娘家,谁还看不清楚局势?急着给新帝添堵?
      众臣心里表示,不急,再等等吧,过个二三年,皇上总会扩充后宫的
      登基之初,赵玄懿忙得不可开交。
      显国公府灰溜溜夹着尾巴做人,众人知晓新帝不喜,更没人跟他们来往。显国公府可预见的日益破落下去。
      至于顾家,赵玄懿早想收拾他们了,稍加暗示,顾家一家子十分低调的离开了京城,回了老家。
      当初他们敢算计怀了身孕的纪青青,想赵玄懿原谅他们不过是奢望罢了。
      平王吓破了胆,生怕赵玄懿跟他算“抢皇位”的账,闭门战战兢兢度日。
      赵玄懿从来便没把他放在眼里,他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
      安王仍然守陵,这辈子也别想回京。
      至于太子,圈禁终生,从此不见天日。是圈禁,不是软禁,他不会再有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过。
      就在洪明帝病重的时候,中风的纪老太太也过世了。
      新帝登基的时候,众人才知纪青青嫁给了谁!所有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薛氏等一派淡定。
      纪老爷子见状,便知道,三房是知道的,由始至终什么都知道。三房跟他们是真的离心了啊,不然不会这么大的事瞒着他们!
      纪老爷子伤心欲绝。
      纪家二房四房则高兴得要跳起来。
      可惜,一纸断绝关系书拍出来,两房又面如死灰。
      纪家一家子也搬到了京城,纪同宁纪同信都领了要职。
      纪青莺与纪同晓也跟着一块去了京城,带着杨氏。其余纪家人仍旧留在老家。
      自然,赏赐了银钱无数。
      即便断绝了关系,老爷子还在,且血脉总在,做的太过,于纪青青名声不利。
      赵玄懿派人盯着,若谁敢仗着皇后的势胡作非为,索就让他死了吧。省得牵连皇后的名声。
      于是,没多久米氏就摔断了腿只能躺着靠丫鬟婆子伺候。
      纪同安倒是好好的,将整个玉水虞茶的茶场接管了下来,还得负责管教原本不学无术的纪同泰。
      纪同昌和纪明桧仗势在外横行了两回,被赵玄懿的人警告,吓得屁滚流,从此之后见人脸上都带着笑。
      纪明耀本暴,沾花惹草不安分,喝醉酒摔断了腿,同样只能躺着过日子。
      家里人接二连三的有变故,纪老爷子一下子想到了某种可怕的猜测,吓得肝胆颤。
      原本还想让纪青青把老大一家找回来,给个大官做,吓得也不敢开口了。只求让他们回来就好。
      赵玄懿的人回了句不可枉顾国法没通融,纪老爷子也不敢再言。
      牛家吓得半死,生怕纪青青报复。
      纪玉珍乐坏了,逢人就说皇后娘娘是她嫡亲的堂妹,她要回去过好日子了。
      结果回是回到纪家了,莫名其妙的哑了嗓子,被纪同安关在后宅软禁,半步不得出入。
      至于牛家,战战兢兢度日,天天提心吊胆。
      大房一家子压根不知道纪青青封后的事,等知道的时候,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倒是想要闹腾,被赵玄懿派人下狠手收拾了一通,再也没有离开过南粤。更不敢提半个字与皇后是一家。
      纪同信纪同宁二人的妻子背景势力不小,同样得到赵玄懿的提拔与重用,这些,都是皇后的助力和倚仗。
      当朝臣们想着等一等等一等皇上就会扩充六宫的时候,纪同信等人早已站稳了脚跟。
      就连纪同晓也因为聪明好学而被翰林院某大学士收为弟子。
      等皇上拒绝扩充后宫,众臣想要拿皇后的出身说事的时候,才发现朝中不知何时有了那么多皇后的支持者。皇后的娘家,哪里还是什么人人可欺的乡下农家?
      朝臣们再不甘也只得作罢!无人不感慨皇后命好!
      纪青青得知亦一笑,向赵玄懿笑道:“这话倒是没说错,我的命是极好。”
      赵玄懿大笑,拥她脉脉凝视:“朕也一样!”
      牵你双手,倾世温柔。此生拥有彼此,足矣。
      (全文完)
      愿宝贝们都有一个愿倾世温柔以待的良人!我们下本书再见ヾ
      新书应该在年后啦,欢迎关注哦!
      请收藏本站最新小说!

第1078章 大结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