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在想何时回京州。”
“快了,大约五六日后就能启程回去了。”君珩拉过我的手,往回城方向行去。金乌西坠,百鸟归林。远处有屋舍三两间,炊烟袅袅,直入青天,化作轻云缭绕。
五月底,车马整顿妥当,我与君珩踏上了回京州的路途。
不同于来时匆忙,回程行得极慢,遇上景致不错的地方,会歇下游玩几天再走。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到十日便能到达的京州城,我们足足行了四十天才到达。
回京州城那日,天气极好,阳光灿烂,清风徐来,马车里我和君珩靠在软枕上被风吹得昏昏入睡。
刚到王府还未及进府,便被早已在王府门前等候的公公宣入了皇宫,我青书二字也在明晃晃的圣旨内。不由得摇头轻笑。
入了外宫门,坐入轿撵内,又跨过一道道内宫门,终于到达皇帝设宴的殿前。我料想得果真不错,国师淮云正端坐在御座下端的席座上,神色清冷如常,淡然看向刚入殿门的我与君珩。
收回目光瞧向地面,任君珩牵着我的手,行至御座前向君域行礼,又与淮云双手作揖行了个虚礼,方被宫娥引至自己的席座上。
君域朗声笑道:“江南水患解除,朕心甚慰,珩儿功不可没,明日早朝殿前再行封赏。”又放低了些声音问君珩道:“身子可好利索了?”
君珩站起身双手作揖答道:“劳皇兄挂念,已打好无碍了。”
君域摆了摆手笑道:“那就好,坐下吧!你身子才好,不必起身答话!众卿喝酒吃席吧!”
众人你敬来我回敬过去,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君域两樽酒入了喉,站起身来,在上端踱了几步,说道:“众卿应已知晓,昨日夜间,刘淑妃为朕添了个四皇子,朕心甚喜!想着再来个喜上加喜,刘淑妃幺妹,年十六,才貌双全,尚未婚配。朕”
君珩不待他皇兄说完,忽然站起身来说道:“恭喜皇兄,臣弟竟不知晓又多了个侄儿,未来得及备下见面礼,还望皇兄莫要怪罪。”
我知他心中所想所忌,估计上头那位也就是那个意思吧!垂首无奈的笑了笑,自顾自喝着杯中清茶。
上头那位的声音果然冷了几分,“你才回来,无事!淑妃幺妹,才貌品性都不错,你也见过两回,觉得如何?”
抬起眼皮看了眼君珩,他微扬起嘴角,笑得颇有些无奈,道:“皇兄觉得才貌品性不错的,自然不会是个差的。只是臣弟身子骨弱,恐会耽误了人家姑娘。皇兄还是,为她另觅佳偶吧!”
矮桌上握住杯子的指节泛了些青白,我重新端起杯子,轻抿口茶,微苦的清茶入了喉咙后,心口总算是活了过来。不再那么僵硬难受了!
一时间,殿内静悄悄的,诸位臣公及其家眷们,个个神色严肃,紧紧盯着自个面前的矮桌,好似桌上能开出花来。本是皇帝的家事,兄弟俩自己商量着如何就好,却偏要在大殿内说起,连累了他们都跟着担惊受怕,也是难为他们了。
我看了一圈后,亦垂首不语。
过许久,上头那位才低声叹气道:“以后莫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皇兄听了心里难受!”又道:“你这次在江南之行,身边的那位谋士呢?”
如搭台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该我登场了么?提了提裙摆我缓缓站起身来,对着上头说道:“回皇上的话,是青书着了男装跟在王爷身边外出过几回,没有什么谋士之说。”
“哦?是吗?难道是朕听错了?”君域笑问我。
帝王之心啊!我轻叹了口气,不再言语。他铺了条道儿,我怎好掀了不让他走呢!
君域在上端神色严肃了起来,瞧了一圈底下唯唯诺诺的文武大臣,说道:“御书房里弹劾的折子还堆在那呢!竟是诸位瞧错了么?朕只有这一双眼睛,日日忙着看折子批折子,天下诸事,还得透过诸位臣公的眼去看,下回可真得瞧仔细了。”
殿下一阵窸窸窣窣,端坐的众位大臣及其家眷全部站了起来,齐声道:“谨遵皇上教诲!”
君域又换上了一副略带笑意的神色,“朕就随意说说,今日是来吃宴的,诸位不必如此拘谨,都坐下说话吧!来,喝酒!”说完举起手中酒樽,独酌了一小口。
第十七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