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夏地区的影响力,更是节节衰退。
      如果贵集团仍然抱着那丝不切实际的希望去等,我想结果一定不是你们期待的那样。”
      唐嘉年偷偷瞄了一眼彭博华,发现上司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样子,才松了口气。
      毕竟家乐福华夏地区下滑这么严重,他这个华夏区总裁责任最大。
      唐嘉年问道:“那不知道你们打算开价多少”
      李长青笑着说道:“60亿,这是结合家乐福的债务情况下,给出的最高报价。”
      “这不可能,之前我们就已经拒绝过这个报价,你们这样的报价,我认为没有一丝诚意。”
      唐嘉年摇着头,毫不犹豫的拒绝。
      60亿就想买下家乐福华夏区的业务,那跟做梦有什么区别
      李长青笑容不变:“唐总不用着急拒绝,我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我们的报价是合理的。”
      唐嘉年冷笑:“好啊,我倒是想听听李总有何见解。”
      李长青整理好思绪后,开口道:“我们认为家乐福的资产质量不是很好,这点唐总不用急着否认,我会仔细为各位慢慢道来。”
      唐嘉年嘴唇动了下,继续冷笑倾听。
      “首先家乐福的总资产为115亿元,但总负债高达138亿元,属于资不抵债。”
      “你们少算了我们自由物业的价值。”
      唐嘉年撇撇嘴:“而且,要不是这样,我们也不会选择出售,这并不是你们报价这么低的理由。”
      李长青笑着点头:“当然,我会从三点给彭总和唐总分析我们如此报价的原因。
      第一,家乐福在华夏地区的门店缺乏足够的覆盖密度。
      小业态便利店就不提了,只有24家,非常少。
      处于跑模型阶段,这个资产价值不大。
      家乐福华夏业务的主要看点还是在大卖场。
      51个城市,210家门店。
      每个城市分摊下来,就是41家店左右。
      密度不算太高,做不到一个城市的全覆盖。
      我想唐总跟彭总应该清楚,零售业只有形成足够区域覆盖密度,才会有更大价值和竞争力产生。
      第二,家乐福的6大仓储配送中心,是2015年之后才陆续开始启动、构建的。
      家乐福的仓储还采取的是和普洛斯合作的租赁仓、租赁设备的轻资产模式。
      一般来讲,超市配送中心即便建完,也需要2年左右时间的磨合期。
      这也是贵公司在华夏地区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供应链环节做得并不是很好。
      如果供应链不强,在地方上,你们是打不过其他区域零售商的。
      第三,从单店坪效上,家乐福的成绩一直在下滑。
      与家乐福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高鑫零售。
      你们两家都是单一大卖场业态的经营,都做大面积“商店街”的外租区域经营模式。
      家乐福的每平米年坪效,算下来是7500元左右。
      高鑫零售的每平米年坪效,差不多是7700元左右。
      单看坪效数字,你们与高鑫零售相差不大。
      但实际上,若剔除一些因素,你们的实际坪效表现,与高鑫零售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高鑫零售的门店面积更大,高鑫零售每家店平均268万平米左右。
      家乐福在华夏地区的大卖场,平均每店面积是19万平米左右。
      所以,高鑫零售在更大的外租面积情况下,却实现了更高的坪效。”
      李长青总结道:“光从这三点,家乐福的弊端已经足够清晰,我觉得家乐福集团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
      原本神色平淡的彭了一眼唐嘉年。
      “这些问题,我们都承认,但我想李总应该清楚,对家乐福华夏区业务感兴趣的不止你们一家,你们就不怕我们采取竞价模式”
      李长青笑着摇头:“我们收购家乐福华夏是出于业务整合角度考虑。
      家乐福华夏子公司的负资产、亏损状态经营,以及区域门店的复杂股权结构等,都对整合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
      一个不慎,就会造成财务黑洞。
      敢于竞价的公司可能会有,但报价一定没我们高。”
      彭博强对家乐福华夏的情况,自然心知肚明。
      早起家乐福为了抢占市场,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与地方中小合作伙伴集资拓店。
      说白了,就是跟一些当时比较有钱的人合作,负责出钱。
      家乐福这边负责出品牌,少部分资金,一起将家乐福的门店开起来。
      这种小老板的数量可不少,家乐福总共210家门店中。
      差不多有25家年销售额突破2亿以上的业绩的门店,一半股份都在那些合作股东手里。

399、唇枪舌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