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神仙日子[2/2页]

东白山 东白山始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肚子就是最平常的,而作为山里人就向山要粮食。
      一般都是在夏天初期,就是东白山的种山季节。
      只要把山上的树与柴放倒,因为温度高,马上就会被晒得干兮兮的,说到底就是容易燃烧。
      农民伯伯就会劈出火弄,就是火燃烧的路,还有要与旁边的树林隔开来,以免发生火灾。
      而后就是在圈定的范围里烧山,风助火势,摧枯拉朽,火烧连营一般,极为壮观。
      火熄灭之后,任其冷却,便开始种山。
      这种现象,张伟小时候也常常见过,却没有参与过,现在看斯老师写出来,真的是十分的亲切。
      斯老师写得真好,那就是时代的缩影。
      下面就是斯老师文章中的经典段落,没有动过一字。
      ██████
      几个人在前面撒种子,十多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在山脚排成一线,齐头并进朝山上开掘。这是一种“大兵团垦荒”。为了加快垦山的进度,两边的人不断向中间包抄,中间变成凹进的肚子,便拼命往上赶,这叫“抄山”。一个回合下来,便能垦出一大片新土。两边的人自动撒开,重又散成一线,养足精力后,又突然袭击般斜刺里朝中间围攻,大伙儿急风暴雨般朝上压去。这时,是没有一个人敢掉队的。因为坡陡,落在后面的话,上面滚下来的石块是极危险的。我参与种山时,农友反复叮嘱,“抄山”时绝对不能掉队,哪怕锄头脱落,把锄头往腰间的钩刀柄一挂,挥舞着光光的锄头柄也要冲上去。几阵下来,人人精疲力尽,衣服一会儿被汗湿透,一会儿又被太阳烤干。浑身上下,不是泥尘,便是焦灰。
      种山与种植其他作物不同的是,其他作物的种植是先掘地,再挖穴、下种、施肥,最后覆盖。种山则是所有程序一次完成,因为土地已被烧焦,所以再也用不着施肥。而且,山上用不着处处都掘到,用不着精耕细作,是一种粗放式种植,哪怕锄头不到,玉米照样生长。往往早晨还是一座荒山,晚上已变成完成播种任务的六谷山了。
      过一段时间,去间一次苗,拔一次草,护理任务便大功告成。只要风调雨顺,秋后就可现现成成去收获。上山收六谷,一般的箩筐在陡峭的山路上无法行走,用的是特制的高肩筐。好的年头,家家户户都能收上十来担、几十担六谷(玉米)。东白山俗语云:“石头翻翻,六谷扳扳。”意思是在乱石堆里也能种出粗壮的六谷来。
      三年自然灾害时,东白山的不少山头都种过山,毁掉了不少森林。湖畈人吃不饱肚子,便往山里投亲靠友,山里人六谷总归有的。一些山外的姑娘,眼热山里有六谷糊、六谷饼可以填肚子,便纷纷嫁往山里。灶头打在脚背上的老光棍,竟意外地娶到了黄花闺女,聘礼仅仅是几担六谷而已。
      ██████
      当然了,现在的东白山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早就又是郁郁葱葱了。
      而斯老师写了这样的特殊时代,就是最大的财富,因为以后或许就再一没有这样的传承了。
      这个《种山》就是时代的写照,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承,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战天斗地的精神,就会被饿死。
      张伟的感触很深,对于山来说,人在旁边就是仙山,对于人来说,有可以依靠的山就是神仙日子。
      (本章完)

第53章 神仙日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