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十五、逍遥神仙 杏子林中寻酒旗(七)[2/2页]

落叶在秋风里飞 申思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那放了暑假我带你去,行不行?如菲说你想得美啊。
      覃雁飞见他们几个班委跑前跑后,指挥调度地井井有条,忍不住有些羡慕,他想自己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了。说来大伙儿也是盛年之人,居然也能中规中矩的,大概这也是领导者的力量了吧!
      第二天,上山的人特别多,这是在旅游黄金周,又赶上山上有庙会,这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忍不住皱了眉头,但决定的事情可是还得执行的。也只好叮嘱大伙儿尽量不要被人群冲散了,一旦要是冲散了,就一定要在天黑前下山,严禁一个人独自行动,有手机的一定要把手机带在身边,方便随时联系,也防止发生意外。
      覃雁飞穿了一身长袖外套,在五月份的天气里颇觉滑稽,可他却说华山的海拔有1997米,我们现在的渭河平原才三四百米,再加上山风又大,不穿多一些,闹不好会感冒了的,在场的诸人心里暗笑:“你什么都知道。”但他们哪里晓得,他此次来华山是和人拼命的,他穿了长袖不过是想在袖子里藏下他那把贴身的鱼肠短剑。
      他的这些举动自然瞒不过陈婷,不过她好像并不十分地关注这件事。只是和大伙儿该说说,该笑笑,该一起爬山也一起爬山了。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相传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的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甚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林啸宇向大家讲起了一个故事:传说陈抟老祖有感于天下大乱,一身抱负无所施展,便也只好在华山中沉沉大睡,这一睡就是近千年,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出世,这才大笑而醒,传说他曾和宋太祖下棋赌华山,结果却永远免了华山的钱粮赋税。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十五、逍遥神仙 杏子林中寻酒旗(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