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办,戏志才对于陈逸拿出的几套方案以及陈逸自己想出来的利弊也是很赞同,戏志才思索一番以后又想出了一个演戏的办法,陈逸觉着自己还是小看戏志才了,这家伙应该去当编剧和导演,说计策老是想到演戏上,戏志才给的建议就是,趁着这次来的运粮食的人不知道这个村子基本状况的时候,派一队人假装村民下山迎接,然后把粮食接上来,这样就算是这些人回去以后说出了这番遭遇让人怀疑,陈逸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转移了,现在冬天万物萧条,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就像是说欧洲的君主们,军队的规模都非常的小,这是因为欧洲的君主们需要自掏腰包来供养军队,而且在欧洲那种小国林立的时代,也找不到那些那么多想要当兵的人,但是像是在中国,军队的规模是由国家来供养的,因此军队的规模都很大,而军队打仗最需要的后勤物资除了铠甲和武器,那就是需要大量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这一辈子行军打仗都是最喜欢断别人的粮草,袁绍空有几十万大军,最后却因为乌巢一战元气大伤,直到最后袁绍病死为止,袁绍的实力也是一直都没有缓过这口气来,反而让曹操横扫了冀病青幽四州,最后占领了整个北方。
陈逸今后也是一个打粮草战和精英士兵战的领袖,每一个战争的领导都是有着本人的风格的,古代的人比较难以判断,但是我们来看二战的时候一些外国的将军,有的性格上比较严厉,所以战斗风格就敢打敢拼,有的人性格比较奇诡,所以会采取断人粮草然后正面佯攻之后两边纵深大包抄的解决敌人后方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战斗方式,有的人喜欢稳抓稳打、步步为营,而有的人就喜欢背水一战、奇谋诡计,不能说哪个好那个不好,也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哪一个更适合那样的环境而已,也只能说袁绍那种求稳的打仗方式在全部用人不当的时候只能是输给了用人非常合适的曹操,总体上只能说是在用人上的胜利而不能是战术上的胜利,陈逸对于戏志才这个演戏的主意倒是没那么排斥,因为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了,如果当一回戏精就能解决粮食的问题的话陈逸还是很愿意的,现在只要手底下不发生哗变让陈逸演小丑都行。
然后陈逸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操作问题,之后就看见戏志才雄赳赳气昂昂的迈步走了出去,你问为什么戏志才这么走路?因为陈逸给了他个重要的任务,挑选演员!陈逸决定把这个最重要的任务给这次活动的总导演了,陈逸这次是打算待在台后了,老是冲在前面不利于陈逸本身身份的隐藏,陈逸觉着自己最近这个通缉犯的身份暴露的次数有点多,如果说实在像高明他们这几个利害关系人爆出身份也是为了一个共犯的利害关系,双方互相握住把柄这才是真正的同伙关系,有些时候同伙关系比伙伴关系更加的稳定,这点也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经验的。陈逸现在非常期待戏志才将要导演的这一出好戏。
(本章完)
第165章 对策 三国戏精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