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合一4000字大章
陷阵营是现在杨煦手下最精锐的士兵,急行军之下,傍晚出发的八百人,星夜兼程,于当夜子时赶到宁县。
宁县的守将名叫李建,是一个年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也是目前广平郡唯一的一名将军。
得知杨煦赶来,李建大惊失色,事先根本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而侍卫通报的时候,杨煦都已经到了宁县城门下。
匆忙率众迎接的李建打开县门,来到杨煦的坐骑,单膝跪地:“末将恭迎殿下!”
“李将军请起。”杨煦站在马上平淡的一抬手。
“谢殿下!”
杨煦看着他说道:“进城再说。”
“诺!”
姓名:李健
武力:80(同阶)
智谋:60
统帅:70
内政:80
级别:二流
官职:宁县守将
爵位:无
实力:开光圆满
归属:忠诚!
潜力:人级(可提升)
县中议事厅,看完李健数据的杨煦高坐首位,高顺站在一旁矗立,李建则是坐在下首位。
“李将军,说说目前的情况吧。”杨煦淡然的开口。
李建虽然疑惑杨煦为什么突然到来,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缓缓开口。
李建本是宁县的城防将领,燕国大军到了宁县之后,攻了宁县,如今宁县还有士兵三万燕万余人。
杨煦刚来不久,所以他对战事并不了解,问:“燕国的大军只有三万人?”
李建点了点头,“就在宁县外十里扎营。”
“这一仗,打了多久?”杨煦又问。
李建:“已经3天了。”
杨煦:“最初起兵多少?”
李建:“共计五万大军!”
杨煦皱眉,五万大军就把广平郡打残了?而且打到现在还有三万?
李建解释道:“五万大军只是最初的兵力,燕国起兵突然,我方毫无准备,在被连下三座郡县之后才反应过来,可那时敌军士气高昂,即便倾尽全郡之力,仍然难以抵挡。之后双方陷入鏖战之中,燕国又增五万大军!打到现在,除开他们留守其余三座郡县的士兵之外,县外三万大军,已是全部了。”
“双方死伤情况如何?”
李建:“我军已经阵亡3万多将士,还有万余被俘。而敌军也死伤过半,被夺去的三座县池,兵力加起来也不足3万。”
杨煦:“燕国进攻之前,我广平郡全军的总兵力还不足十万?”
李建点头:“自建立广平郡以来,边关连续征战十余年,本就消耗了不少。后来虽然修生养息,但当年的战斗,消耗实在太大。战争开始前,广平郡人口不过三十二万一万六百余户,不足百万人。”
广平郡只是一个小地方加上广平郡地理位置并不好,周边还有蛮,赵等七国,除开与赵国交好之外,跟其蛮等国的关系却很一般,边境时常有摩擦。
所以数十年过去,国力也并未恢复多少,常年征战,广平郡人口始终上不去,兵力也并不强盛。
这些,是杨煦之前不知道的。
而现在,他对于广平郡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便没有这场战争,广平郡也只是一个小地方,面积并不大,十七县而已!
从西方郡城宁县起,到东方顺县止,也不过万余里的长度,如果从地图上看,广平郡就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单算面积,是杨煦前世的一个省的一样大。
杨煦感叹一声,问高顺:“高顺,你有什么看法?”
“没什么看法。”高顺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我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此混乱的局势,对于目前的主公您来说,是一件好事!”
杨煦笑道:“确实,只要解决了面前的三万敌军,眼前的危机也就算是解除了。周边虽然有多个国家,但大家都很忙,应该是没工夫理我的。”
高顺点头:“所以,眼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先打败眼前的敌军,然后收复失地。”
二人的谈话让一旁的李健听的一愣一愣的,打败敌军?你还要收复失地?
开什么玩笑!
宁县总共就三万多士卒,加上杨煦带来的八百陷阵营,加起来也才刚刚四万出头,城外三万大军驻扎,四万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对方?更别说还要收复失地了!
“殿下……”李健欲言又止。
杨煦看他,问:“李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
看着自己面前的七岁君王,李健心中感慨,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敌军,可有三万之众啊!”
“嗯,我知道啊!”杨煦点点头,“怎么了?”
他小脸上那一双大眼睛盯着李健,让李健心中的感慨更盛,这就是个孩子啊,懂什么?他知道三万大军代表着什么吗?
苦笑一声,李健说道:“殿下,三万大军,数量可是我军的八倍!人家,是八个人打我们一个!”
“没那么夸张。”杨煦笑着摆摆手,“我身边的高顺将军,可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区区三万敌军,他还不放在眼里,高顺,是不是?”
高顺微笑颔首:“有八百陷阵营,三万敌军不足为虑,乌合之众而已。”
李健大惊:“殿下,战争之事,马虎不得啊!轻敌可是大忌,殿下万万不可有这种想法!”
杨煦对于李健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毕竟是嬴城曾经的城防将军,也是蜀国目前唯一的将军,杨煦出来之前,特意了解了一番。
此人并无太大的才华,唯一能让他看重的,估计也就是忠心了,否则嬴天也不会在弥留之际让他来宁县镇守了。这可是蜀国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让一个并不忠心的人来,嬴天恐怕死都不会甘心闭眼。
实际上,嬴天死之前,就已经发现了钱榫的打算,但他并没有阻止,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选择也并无不可。杨煦出生时,他的王妃就因为难产而死,而由于蜀国的特殊处境,从嬴枭开始,王妃就只有两人,嬴天更是只有一个王妃,可以说,蜀国的王庭如今就剩杨煦一人!
而杨煦年幼,即将灭国之际,嬴天也没有再做挣扎的打算,让钱榫带着杨煦去荆国也好,起码可以保证性命无忧。让李健来镇守宁县,嬴天的想法就只是让他多拖延一点时间而已,好让钱榫好好的准备。
当然,这些杨煦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李健的本事很一般。
&
第10章 大将之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