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知茶——认识普洱茶(普洱茶史话)[2/2页]

围炉夜话普洱茶 星晨寥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类型。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国标中的几个定义。首先是云南大叶种茶,国标的解释是“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注意两个关键词,云南省,大叶种。事实上,用作普洱茶原料的大叶种茶,不仅仅分布于云南省,还广泛分布于与云南省相邻的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虽然定义是这样,但是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茶叶原料,还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云南省,并且被不少茶客接受乃至于推崇,关于国标的争议,不作具体讨论,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用作普洱茶生产原料的大叶种茶,不仅仅分布于云南省,在这些地方的茶青,也可以有着不俗的表现。另一个关键词是大叶种,事实上,云南产区分布的普洱茶,不仅仅只有大叶种,比如赫赫有名的古六大茶山中的倚邦茶山,就广泛分布着小叶种,此外,广泛分布中小叶种的古茶园,还有莽枝、革登、那卡、困鹿山等等,这些也是需要了解的。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后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这个概念就解释了为什么那1700多年历史的普洱茶不能被称之为普洱茶,而进贡乾隆皇帝的那批茶就可以称之为普洱茶,因为它们经历了后发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按照后发酵的定义,新压制的生茶普洱茶饼、茶砖、以及茶沱,乃至散茶,没有经过后发酵,是不能算作普洱茶的,不过后发酵显然有着时间长短,而这一时间如果进行界定损害的是多方的利益,于是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普洱茶定义与史话闲谈到此,下节将探讨普洱茶两大“门派”,生茶与熟茶。
      (本章完)

第1章 知茶——认识普洱茶(普洱茶史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