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字之差[1/2页]

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轻歌若有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李海洋终于厚起了脸皮,唱起了杰伦的兰亭序,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让这位商业奇才脸都红了。
      虽然这一世的嗓子也就那么回事儿,可前世中恋旧的乐感和演唱技巧还是在的。
      再加上号称中华小曲库的台风,歌曲本身强大的魅力,依旧表现出超越时代的音乐魅力!
      刚开头林雪琴还等着看自己丈夫的笑话,一脸期待地在旁边等着喊倒好。
      万万没有想到,李海洋刚一张嘴,那优美的旋律简直如绕梁三日的天外之音,把林雪琴惊讶得合不拢嘴!
      因为明明记得,自己和丈夫刚认识的时候是知青队伍的大合唱,之所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李海洋那独特的跑调嗓音。
      虽然几十人的大合唱,可只要是李海洋一张嘴,那真是声如裂石,甭管多少人都压不住!
      可今天这是怎么了?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优美的歌声,这曲子简直让人过耳难忘啊!
      李海洋因为剽窃了杰伦歌曲造成的尴尬神情,可稍微有些脸红的状态都非常自然。
      就像是一个从来没上过舞台的人,第1次在他人面前演出,真是谁也看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洋,你真是太厉害了,以前是为了不想去参加合唱,故意唱跑调的吧?”林雪琴惊喜地问道。
      “这个…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李海洋尴尬地解释道,“唱歌是能练出来的,平时也偷着练了。”
      “这不要文艺汇演嘛,我就…我就找刘彩云处长帮我练了一下声,所以唱的还稍微像点样罢了,也就是个卡拉OK水平…”
      这就叫忙中出错,李海洋因为是穿越过来的人,经常在记忆上产生混淆和偏差。
      在他看来,21世纪卡拉OK基本上都算是过时的产物,是一种有年代的回忆。
      今年是1982年,别说卡拉OK了,摸过麦克风的人都属于凤毛麟角。
      在这个时代里老百姓唱歌全凭脑子记,歌词儿都是用手抄本抄,所以这句话刚一说出口,姥姥和妻子都愣住了。
      “卡拉OK?还水平?这是什么意思?”
      林雪琴在外面温柔,可是在家里面凡事都喜欢追究个水落石出,看到丈夫说完这句话,目光躲躲闪闪,就偏要问出个究竟。
      “卡拉OK呀…”李海洋拖着长腔,脑子里面却在飞快地思索,该怎么圆这个谎。
      “你还记得华伦天奴那个商务代表皮特吗?这个词就是他告诉我的,他是意大利人,意大利知道吧?那可是歌剧的故乡!”
      “这个卡拉是意大利语,意思就是说歌剧演唱家的意思,OK你自然懂了,所以卡拉OK水平就是说一个人有专业的演唱水平…”
      李海洋说的是额头冷汗直冒,差点就不能自圆其说。
      这套瞎话破绽实在是太大,几乎等同于闭着眼睛一通胡说,可收到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林雪琴信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完全就是80年代信息闭塞,绝大多数的人保持了质朴的心态。
      李海洋知道自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字之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