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当街论银[2/2页]

商女傲骨狂王夫 淼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他冷淡地道:“在金家自己看来,全城还应该感谢他们吧。尧王封王那年,就传出话来,说他打算收复北市。其实有什么好收复的?大梁国自己都看不住白虎岭以外的土地,送给卫国和洛国,人家都未必要。”
      他说完,祖孙相对无话可说。
      大梁国真的能看好边城,对丹城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他们分明在北市边城按时缴税,但隔上几年就让卫国和洛国抢上一回,相当于多加几倍的税,整个丹城的人都巴不得大梁国赶紧在这里多多驻军。
      送给卫国和洛国的银子,劳军也是好的,说不定还给个奖赏什么的,以后往大梁国采买出售,也能是个便利。
      但是骁勇的将军都不愿意往北市,北市历年是发配充军最坏的地方,几乎到闻人欲死的地步,尧王这个金枝玉叶,就不能怪殷家祖孙不看好他,认为他在重兵护送之下,转一圈子也就回京城醉生梦死。
      既然不大容易得到尧王的长久保护,金丝前往倾慕他,另有隐情的味道不想自明。
      殷若头头是道:“祖父,道不同不相谋,商贾人家难以琢磨贵人心性,金丝一个弄不好,讨好不成反成得罪,尧王迁怒的话,全城都在内。这是一。第二,金家的手段并不在我家之下,还是让金丝见尧王的话,只有可能在大梁国内陆的生意上,他们想甩开咱们家。”
      她有些气愤,两家已经定亲事,再这样做是各人的自由不是不行,而是亲戚面上抹得开脸吗?
      “这亲事还能结吗?”殷若沉下脸,又说第三条:“咱们丹城在大梁国、卫国、洛国间形成平衡,不管谁来都有话好商量,给钱消灾。这一百多年里,除非一定要抡兵器的,几乎没有死过人。金家送女给大梁国皇子殿下,卫国和洛国会怎么想?整个丹城又将为他们的行为而多多会钞,金家是想搬到大梁家去,临走前还要害死大家吗?”
      殷老爷子满心里得意,他觉得孙女儿说的好极了,但哼上一声,只有一句话:“我觉得他家想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你不比金三姑娘差,所以隐瞒下来,免得你也去见尧王。”
      殷若并不规避这个话题,而事实上,除去金丝泼辣更多以外,金银三姑娘并不能分出高下。殷若也早就想到,金家确实有这个意思。
      那些“和金家定亲了,怎么看不起人忠贞”的这些话倒不必说,边城本就没有内陆对女眷限制过多的拘谨风气,生意人家奉财为主,也是各家的家风。
      殷若不见得背弃亲事,却也犯不着嚷嚷高尚。她要和祖父商议的是:“在这一件事情上,金家都可以无视咱们家而办理,别的事情上,只怕他们早就留有后手。祖父,各处铺子没有多停留,我赶紧回来,就是请您发话,咱们家和金家合作的生意上面,从今天开始,悄悄的细查,悄悄的留一手才好。晚了,只怕来不及了。”
      殷若现在掌管大半个殷家,但这件事情太大,需要运用各位老掌柜、老伙计,只有殷老爷子也有这个能耐。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章,当街论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