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白石村[1/2页]

神行纪念 於笙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正值秋季,蓝色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色水晶,铺在天上。明亮的太阳高悬于天际,漫天的暖洋洋光辉倾泻下来,阳光刺眼但很温暖。
      下方,一位黑色短发少年正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面装满了颜色金黄的干枯树叶和一些秋风吹过刮下来的断枝。
      背篓很大,差不多和少年一样高了,少年大半个身体都被背篓遮挡住。若是从后面看去,则只可以看到短短的一截黑色小腿和小脑袋。
      少年穿着在其他地方本该冬季才穿的黑色小袄穿着一双合脚的布鞋。
      此刻少年正埋头往西面方向走去,西面的尽头则是一大片的竹林。
      微风轻拂,扬起少年面庞几缕秀发,漏出了少年的面容。
      少年面目清秀,白白净净,黑色的柔软短发直直的落在肩膀之上,少年一的大眼睛低头目视着脚下的道路,这样的眼睛很少见,纯黑色的瞳孔,比黑曜石还要黑的深邃。
      昨日刚刚下了雨水,道路上还有许多浅浅的水洼,并且道路不宽,甚至是较窄,有的道路仅仅容得下一个人行走,深一脚浅一脚的小心翼翼的走着,害怕陷入湿地。
      额头上泌出的几处细小的汗珠,表明此刻少年走的并不轻松。少年的面庞显得很稚嫩,却是稚嫩的面庞中透着一股老练与成熟,还隐隐有一股坚毅的神色。
      少年名叫石天明,是白石村的一个普通人,白石村,因为村子盛产一些稀有的白石因此得名。村里的一些人也普遍以白姓和石姓为主。
      白石村并不大,只有百来户人家,村子三面环山,出村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村南的道路。
      村子西面是一座山路十分陡峭,十分难走的山,村民叫作直木山。村子东面是一座大山,村民们都把它叫做大木山。
      村子不大,有近百户人家,三百多口人,村子东面是大木山,山上许多树木,一到秋天,许多村民都会上山伐树,把它留作柴火用。
      村子里许多人家都纷纷派人上山拾柴或者砍柴,不过拾柴的多是一些大人,因为山路不好走。
      而石天明家里仅有两人,从小与婆婆相依为命,婆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经常拄着拐杖走路,拾柴的事只能是年幼的石天明自己干了。
      石天明年纪虽小,今年十岁,但是已经算个小大人,一些生火煮饭的家务活和处理家里事务已经驾轻就熟。
      “这是第三批柴火了,应该可以用上好几天了。”石天明一边走着,心里默默想着着,“背了这批柴火,就休息一阵,下午再去学堂上课。”
      这样想着,石天明不由得加快几分速度。
      离家越来越近,远远看见前方一个青色木屋上正有一缕炊烟升起,炊烟随着微风,四处飘散着。看到此,石天明知道婆婆在做饭等着自己回家,石天明用手紧了紧肩上的背篓背带,速度更加快了。
      木屋坐落在一片竹林之中,四周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青竹,清风吹来,可以听见竹叶簌簌作响的声音,十分好听。
      脚步逐渐接近木屋,可以更加清晰观察木屋结构。
      木屋是由一根根手臂粗青竹构造搭建而成,一扇木门,左右两扇窗户,窗柩也是由两指粗细竹条组成,木屋前是有一些用竹子做的低矮栅栏围成,庭院中,有一小块菜园,种着一些小葱,蒜苗之类的。
      木屋周围,多是长着一些碗口大小的郁郁葱葱的青竹,竹叶青翠,微风吹过,竹叶晃荡,发出萧萧的声音。
      此刻,木屋的门微开,似在等待什么人归来。
      石天明走进庭院,小手擦了擦汗水,兴奋地大声喊道:“婆婆,我回来了。”
      与此同时,一个满是白发的老婆婆拄着手杖从门中走出,老婆婆身形有点佝偻,一只手拄着一根由竹子做的粗糙拐杖,身上穿着一身黑色棉袄,棉袄袖口处有一块很大的补丁,满头白发用绳子收扎起来。
      看到石天明背着箩筐回来,满是皱纹的脸,露出笑容,看

第一章 白石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