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陪伴[1/2页]

神行纪念 於笙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石村·村西·木屋
      一如往常,学堂下课之后,石天明回到木屋,发现石婆婆在编织竹制工具。一个浅绿色的箩筐已经完成了,摆放在一边。细长锋锐的篾条,在石婆婆手里,变得如同柔软柔和的毛线一样,长满茧子的手掌灵巧的不像是一个老人,像是一个艺术家,精心完成她的作品。
      此刻,石婆婆正在编织竹筛子,竹筛子比箩筐更加难编织,因为竹筛子要更细的竹篾,加工程序更多,还要在编织的时候注意把筛子眼露出来,编一个竹筛子更加耗时,不过价格也更高。
      祖孙两人早早吃过午饭,石婆婆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日子怕是活不长了。石婆婆想去做一些事情,想去祭拜昔日救自己的老妇人。
      祖孙两人带着祭拜的一些纸币,蜡烛,燃香和祭品等就出发了,石天明和石婆婆去了竹林的北面,道路不长,片刻就到,去给救过婆婆性命的老妇人扫墓。
      两人来到墓前,坟墓是用白石堆砌而成,四四方方,上面立着一块墓碑。
      墓碑上面写着石夫人之墓,坟墓后方,生长一棵十米多高的,有半米粗的青松,高高屹立着。
      石天明帮着婆婆一起把坟墓四周的杂草除去,点燃香烛,焚烧纸币,上供祭品。石天明和婆婆一起跪拜在墓碑前,磕了三下头。
      婆婆说想要单独在坟前呆一会儿,石天明依言遵从。
      看着孙儿的背影远去,面色愈发石婆婆终于忍受不住,吐了一口血,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血迹。
      目光长久注视着面前的坟头,似乎透过坟头。可以看见坟里面沉睡的人,石婆婆不禁想起昔日的一幕幕。
      一个白发老妇人正微笑着劝慰面前欲图自杀的姑娘,手上还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
      “姑娘,来,吃口饭。人活着,图个什么,不就是吃饭嘛。我这一大把年纪都还活着,你这么年轻怎么想不开呢?”
      “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就让时间慢慢消磨吧,总会慢慢看开的。”
      ……
      姑娘正认真聆听老妇人仔细地讲解着该如何处理编竹筐中的一些问题。
      “来,别灰心,这个时候这样编,下回遇到这样情况,这样处理就可以了。”
      姑娘正拿着一个刚刚编好的箩筐,高兴地向面前的老妇人展示。
      “不错,已经青出于蓝,我老太婆这点技术全被你学去了。”
      弥留之际的老婆婆正对着床边哭泣的姑娘交代一些后事。
      “死后,把我埋葬在竹林北面,然后在坟头后面栽种一棵松树。”
      ……
      一幕幕往事,如同流水一般,缓缓的,静静的流过。
      石婆婆回想着往事,不禁流出了感激的泪水。若是没有这个老妇人,恐怕那个坠崖而下的人已经成为一句冰冷的尸体。抬头看见坟头后面的那棵十米多高松树,记得当时埋下去时,那颗松树不过一米高,转眼二十多年了,现在已经超过十米。
      石婆婆还记得当时还是黑色的头发,现在满头白发,曾经的岁月,不知不觉间从身边流过,还来不及反应。
      “三十年了,过得真快啊。夫君,孩子,父亲,母亲。我就要下来陪你们呢。”老婆婆目光久久凝视着那棵十多米的青松,怔怔出神,喃喃道。
      不久后,石婆婆又带着石天明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这里竹林成群,郁郁葱葱。但若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片区域的竹林明显比周围的竹林矮上一截,似乎是后来种上的。
      这里便是石婆婆发现石天明的地方,这里距离木屋并不远,距离木屋西面大约百米的距离。曾经的大坑已经被填平并栽种一些竹子,那里已经遍布大大小小的竹子,若是不细细观察,与周围竹林环境没有多大差异。
      石婆婆还记得当时在这里做了一下记号,留下一块大石头。当时还是平整光洁的石头,现在石头表面全布满了浅绿的青苔。
      看着熟悉的大石,石婆婆指着那块遍布青苔的石头道:“孙儿,石头下面就是曾经的大坑,地底下面有一把木质巨剑。如果将来你想找你的父母,木剑可能是线索,顺着石头往

第十七章 陪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