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战后利益再争执[2/2页]

风雨江山 谷峰泰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王宇却有些不耐烦,说道:“行了行了,告诉你家皇帝,我清军也不是白打仗的,让他把江州九郡全部供给我清军以作休养之地,我们就退军!”
      王谈一听,可还了得,江州九郡是齐国富庶之地,清军这就是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他有些不高兴地说:“当初贵国答应出兵,只是说提供物资,没说要让我们献地呀!”
      王宇翘起腿,一改儒将气质,有些无赖地说道:“不不不,不是献地,是割地!”
      “割地?”王谈有些惊讶,心里想这刚刚赶走了燕军,怎么又迎来了蛮横的清军。
      王宇站起身来,指着王谈说道:“告诉你家皇帝,抗燕之战,全赖我清军之力,贵国一直行狗蝇残喘之事,使我清军耗力耗材。你们若是不愿割让江州之地,我们清军则会自取,届时可不只是江州那块地了!”
      王谈点了点头,知道跟王宇已经谈不了了,只得搪塞着离开了。
      李仲接受王宇的命令,回都城向祥兴帝述职。
      祥兴帝得知了张绍的死,大发雷霆,质问李仲道:“朕给你们的旨意,只可驱逐,不可杀他,你们没看到吗?!”
      李仲解释道:“当时的情形,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大将军也是没有办法呀!”
      祥兴帝将王宇呈上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喝道:“没办法个屁!我看他是想公然违抗朕的命令!马上让王宇给朕回来!”
      李仲看祥兴帝从来没发这么大的怒气,连忙回答道:“大将军说,说他要安顿军心,不便回来!”
      祥兴帝一听,寻思着不对,突然问李仲道:“大将军该不会是不想回来了吧?”
      李仲怕祥兴帝起疑心,连忙解释大将军智识为了安顿军心,决没有二心。
      但是无论他怎么说,祥兴帝对王宇的疑心已经产生了,只是嘴上不说而已。他连夜召集了徐寅、徐泰、甘里和佟多伦等亲信大臣商议此事。
      佟多伦向他建议罢撤王宇一切职权,速令他回京待罪。
      徐寅则以为不妥,怕王宇狗急跳墙,建议祥兴帝给王宇加官进爵,按清国的规矩,受封者必须回京谢恩,在他回京领赏之时,立即解除他在南征军的兵权。
      祥兴帝采纳了徐寅的建议,立即拟旨,加封王宇为柱国大将军,显侯,并承诺将齐国割让的土地一并封给他。
      王宇接到朝廷的命令,只能回朝谢恩,留下康超驻守临城。谁知,他刚走,祥兴帝立刻让中兴上将军张豁接管南征军的兵权,命令神速,让王宇所料不及。
      王宇回京后,祥兴帝并没有失言,奖励其战功,登坛册封其为大将军、显侯,只是暂时不允许他再回到南征军中。
      张豁接管南征军务,不仅没有妥协,仍然齐国割让江州,还要求齐国赔偿清军二百万石粮草,以作劳师之用,否则清军绝不退军。
      齐国上下一片愁容,王湛被齐太宗迁怒,解了兵权,王谈则被任命掌领一切对清的事务。
      尽管王谈一再争取降低赔款,可是清军却丝毫不退让,必须赔偿,一分一毫不能妥协。
      最后,在两国调停之下,齐国割让江州四郡给清国,并赔偿清军九百万石粮草。清军这才退军,驻守江州。
      这一战后,清国享尽了胜利者的果实,可是祥兴帝与他的亲信将领王宇之间的间隙已经产生了,王宇被留在了兵部,不允许驻扎外地。
      战后,祥兴帝接受相国徐子轩的建议,开始实行他就酝酿很久的户田制,开始全民造册登记,每户皆有耕田,实行三七分成纳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旧贵族势力,却充裕了国库和民力。此外,祥兴帝在军事上,采用了集团屯兵制,各州各地以兵养兵,降低国库养兵成本。
      在政治上,祥兴帝采纳佟多伦的建议,兴修水利,整改水渠,加大防洪防旱力度,筑造大坝。
      一大片政策的实行,使得清国变得益发强盛。
      清国一片休整的同时,两河流域的大陆上并不太平,杨国和姜国之间再起战端,杨国经历了多年和平的积蓄,加上杨文帝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入侵姜国。
      姜国弱小,节节败退,向齐国求助。
      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慑于杨国的军力,迟迟不肯发兵。
      杨国军队一路南下,一直打到姜国的都城。

战后利益再争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