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1.消风散[2/2页]

医食无忧 青骨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那道长诧异:“你竟是个厨子?可惜,可惜了。”
      余锦年失笑:“那依道长看,我该是个什么?”
      两人交谈甚欢,却无人注意到门外又来了一人。
      道长皱着眉头,一扫拂尘,深沉低语:“阁下根骨非凡,气运非常,三魂七魄似与凡人不同……”他突然张口大惊,猛退一步,“胎光之主竟已离魂变化!”
      余锦年看他手舞足蹈了一阵,又忽地靠近过来,瞪着极大的眼睛问道:“小兄弟,你可愿意入我师门,去往灵山宝峰,学习无上道法,脱离这肉体凡胎?”
      “……”余锦年无语了片刻,刚想开口。
      “锦年!”
      余锦年闻声回头,见是季鸿,正蹙着眉伫立在门旁。
      “你怎么来了,我正向道长借——”
      “我们回去罢。”季鸿快步走进来,没等余锦年说完,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把他往外面带,“灶上的水沸了,我不会。”
      第八章——酒夫人
      煎药是余锦年的老本行了,故而手熟得很。
      因他贪酒误事,泡药这道工序就不得不大大缩短,但这也不碍什么大事。倒是之后煎药长短、次数、加水多少有些规矩,这些多是根据药物情况来处理的,譬如轻扬解表类的方子要煎得短些,以防药效过度挥发影响功效,而滋补类的方子则需小火久煎,这样才能使其中成分尽透出来。另外又有些先煎、后下、包煎、烊服之法,各与方中特殊药类有关,也就不一一赘述。
      对二娘这副药来说,前后二次,各煎一炷香的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余锦年在灶旁点了根香作计时用,便又取出另一只砂锅来,想煮一壶醒酒汤。
      这醒酒汤古往今来有许多种类,有饮酒前预先服用以防醉酒的,也有治疗宿醉翌日头痛干呕的,种类不一。他今日要煮的汤名为“酒夫人”,是戏说这汤如家中夫人般温婉贴心,知冷知热,其实是很寻常的一种醒酒茶,饮来不拘时候,其中用料也不过葛花与枳椇子。
      枳椇子这味药因现代不常用,好些药店都不卖了,在这里倒是寻常可见,因其长相扭曲怪状,民间也有俗称癞汉指头、鸡爪果的,好听些的则叫金钩梨,是味解酒良药。而另一味葛花更是有“千杯不醉葛藤花”的说法。

41.消风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