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不是完人,我们也有缺点,我们也会有小尾巴,被别人踩在脚下。此时,面对别人的伤害,我们唯有奋起这一种选择,别无它法!楞伽经提出理入和行出的修行方法。所谓理入就是壁观。有人把壁观理解为面壁静观,所谓面壁是比喻通过修行,使人心如墙壁、不偏不倚。要心存善念,把善作为自己行事地准则,就可以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福气!那些心里只有善意的人,时时刻刻都是在为自己积德,而经常行善事的人,则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气。那些每天都在做恶事的人,做了很多恶事的人,早晚会遭到恶报,因为恶不能战胜天地,邪不胜正。每一个人都曾经善良过,而有些人在经历过一些磨难伤害后,就渐渐地收起了自己的善良,不敢再存有善心。有些人被别人欺骗了,于是决定从此不施舍善良。伤害确实能让人失望,算计,也的确使人心寒。但是就算这样子,我们也不能弃善从恶,因为善良是我们自身地福报。人生如戏,他们本身就是在演一场戏,有人为这场戏挖空心思,有人为这场戏不择手段,他们在欺骗别人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忘记了最初的自己。社会与朝堂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本身纯洁的像一张白纸一样一尘不染的人在掉入染缸之后也会变得渐渐看不清前方的去路,从而迷失自己。在灯红酒绿,繁华喧嚣的社会中,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都存在着花花绿绿的陷阱和世俗名利的诱惑,面对这些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时不时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谁能保证不身陷囹圄?功名利禄,锦衣玉食,黄金白银,人们为了这些东西忙忙碌碌,风尘仆仆了一生,为这些东西辛苦过,劳累过,亦心酸过;有的人追求了一辈子,连功名利禄的边都没有沾到,有的人为求名利,不惜丢失温情与人性,到了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之时都没有看透,也没有醒悟过来,这些东西蒙蔽了多少人的双眼,迷惑了多少人的内心,让多少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天真纯洁的本性?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有的是呀。我觉得那些人精神分裂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他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是的,我说的就是李县长。可能我这样说你们会感觉到意外的。现在,他到张老三家。我们现在几个人天这么晚了,还是在为开发老河口的事情忙碌,他呢?什么呢?”
“汪镇长,有些激动了吧。”能书记哈哈笑了起来,“是的,我们会越来越变老的,但,我们就会在年纪大的时候越是减少意识的程度而活着。事物在我们眼前穿过,却不会产生任何印象,就像一件艺术作品被看过干百次后没有产生任何效果。我们做不得不做之事,过后,又不知道所做的究竟是些什么。此时,由于生活本身越来越变得无意识,当社会冲向意识完全消逝的那个终点,这个过程会越发加快。由于长时间养成的接受同一对象的习惯,智慧就会变得如此精疲力尽,任何事件所产生的效果会越来越小。由此看来,孩子们的一小时比老人的一整日都漫长。青春时代的活力和欢笑,部分是出于这祥的事实:我们刚登上人生的峰巅,并不知道那边山脚下等待着的死神。然而我们跨过山巅后,看到的只是道听途说的死神的真实面目。与此同时,我们跃跃欲试的神情顿时消退,这使得我们的精神突然消沉。此时,悲凉忧戚的严肃认真感遂压倒了青春时节丰富多彩的愉悦。我们在青春时节,视生命为无尽的长河,毫不珍惜地消磨时光;可是,当我们变得苍老时,越发感到时间弥足珍贵。犹如一个死囚一步步迈向断头台的感受一般。很多人过着浅薄、空虚和充满麻烦的生活,甚至将这样一种庸庸碌碌的生活视为人生目标。而对于那些聪明的人来说,会始终把对精神的追求放在其他一切追求之上:通过内在和知识的持续提升增长,生活的境界逐步提高,使之越来越连贯,并具有恒久的强度与统一性,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逐渐成形。我这样说,可能有些老气横秋了吧。不过,我说的是真心话。”
第十一章 说的是真心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