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杀心不减[1/2页]

闲臣 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聂荣祥带着满肚子疑问,躬身退离大殿。空荡荡地锦绣殿堂中,只余一人静坐方榻,一语不发。墨黑深邃的瞳孔如一汪深潭,荡漾缅怀之色,男子似是在回忆什么。
      宫女宦官悄悄进殿,各自忙碌。这时,宦官颤巍巍递上另一份奏疏,夺目刺眼的鲜红羽毛附着其上。
      八百里加急,自边关永郡而来。
      不知为何,中年男子嘴角陡然掀起一抹讥讽,好日子,事情挤到一起了,是怕朕清闲么?待他收敛心神,阅览奏疏后,嘴角讥讽不屑之色更浓,兀的,男子爆发出一阵狂笑,在大殿之内回响。
      宫女宦官惶惑不安,匍匐在地,抖若筛糠。
      铁骑南下,区区百人有胆秣兵厉马,剑指京畿之地。秦庆安,有胆、够种,到底是让朕断过臂膀之人,狼子野心,惊煞天人!
      “让朕瞧瞧,何能以百人之躯,挡朕十万畿服!”男子面目狰狞,大喊出声,寒霜敷面,温度为之一凝。
      “也好,让朕领教你效忠的契丹蛮子,究竟如何!莫不是朕偌大王朝,竟无可取之处!”
      “来人,宣秦苍然觐见!朕要和我天朝擎天柱石好生聊聊,这孽障死活,朕管还是不管!”
      面色阴沉,夕阳照耀在男子花白斑驳的发髻上,巍巍而颤,如老人迟暮。那最后一句,男子是面部狰狞地狂吼,青筋毕露。无人质疑,话中潜藏着金戈铁马般的杀意。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漂杵!
      绝非妄言!
      天色暗了,烛台上早已摆满烛火,将大殿照耀地亮如白昼。
      一位身材矮小、肩膀消瘦的老人缓步而来。老人面庞干枯,身着紫金蟒服,腰配金鱼袋,一眼可知荣宠至极。但除此之外,无半点富贵痕迹。相比于聂荣祥,老人随意很多,陈旧官靴每次落地,步子均大小不一。似是每行一步,要揣测长短距离,莫落入陷阱中一般。
      虽然老人行步从不停顿,也能看出一股子不协调。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无人能想到,名满天下的秦师,论起朝堂之上最不受待见之人,他高居榜首。老人的处境,正如他脚下步子,用如履薄冰四字实在贴切,再合适不过。老人危害太多人的利益,乃至于皇权受损。
      知晓症结所在,无能为力。
      便是眼前胸怀寰宇的千古帝君,对他也喜忧参半,难以相容。
      天下间,老人是帝王最信任的人,楚平婴对老人的信任,超过自己。可老人也最令君王不安之人。
      内忧外患?何惧道哉?
      对天子言,造反可以镇压,敌国可以攻打,病了能治,饿了能吃。唯独老人,比蛮子百万铁骑猛戾万倍,振臂一呼,大厦将倾!
      男子看着老人走来,像眼见一座山缓缓倾塌,碾压而来,令人颤抖。这样的场景他见了无数遍,可直到现在,犹令他难以心安。
      明知他不会,此人谓之千古第一忠臣,亦不为过。纵然身死,也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喉咙上悬着一柄绝世宝剑,缆绳固若金汤,剑不得下落,又如何?谁能心安?
      楚平婴更是如此,寝食不安。杀不得,放不得,留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把剑,束手无策!
      而他,之于老人同样如此。
      “臣秦苍然,参见陛下!”老人行至男子跟前,躬身执礼。
      面圣不跪,几人能有?
      “近来身子骨可好!”男子瞧了瞧老人枯瘦蜡黄的脸色,担忧问道。
      “托陛下洪福,老朽还可!”
      “嗯,明个命太医给您老诊治,保重身子。天暖了,绿菜还没下来,御膳房还有些,全给您老送去,还有静妃调制的凝神香,配以东珠最是有效”
      男子絮絮叨叨,凌人风气具无,不复先前模样。
      想老人死,可也真心关怀老人!
      老人笑笑,心间窜过一道暖流。最想让自己死的人,也最想让自己活。这些年弹劾、斥罪的折子越来越多,怕是一座甘露殿也盛不下。不用盛,男子看也不看,全烧了。
      问罪老人,谁敢?!
      “臣谢过陛下!”老人又是行礼,“陛下召臣入宫,是为秦庆安?”
      “是,也不是!”男子一挥手,宦官明了,连忙搬来座椅。
      陛下每每与老人商谈,均要赐座。
      “有三事,一件件说便是。前日工部刘宪奏疏,年前由你监察修葺的皇陵暗地阴潮,陵墓暗生青苔,不祥之兆,例数您老十罪,按律,诛九族!哈哈,泼天大罪,也夸得下口!”
      男子讥笑。
      “陛下意欲何为?”
      男子漠然,平静无波,似是吃饭喝水般的正常。只他吐出的话,令人遍体生寒:“诛三族,三族内,鸡犬不留!”
      “十分妥当!只是”
      “朕意已决!”
     &nb

第140章 杀心不减[1/2页]